讲清楚了这套平台的来历,那么接下来就可以进入对它的技术性描述部分了。
首先,我们此次测试的这颗CPU并没有“正式名称”,其内部识别代号是“Q46W”。
通过CPU-Z可以看到,这颗“真·14代桌面CPU”属于Metor Lake家族,拥有6P+8E的14核配置、且不支持超线程。
根据主板BIOS信息不难发现,这颗CPU的P核睿频频率在4.2-4.5GHz,E核睿频频率则为2.8-3.6GHz。
有的朋友看到这里可能会感到疑惑,毕竟6P+8E、14核不就是笔记本电脑上的Meteor Lake-H吗,这莫非是拿到了一颗魔改成桌面接口的移动CPU?
还真不是。因为从AIDA64显示的CPU信息就可以看出,我们手头这颗“Q46W”是货真价实的Meteor lake-HX/S序列CPU。也就是说,它对应的确实原本就是桌面端。
但是我们一开始叫它“真14代”,其实这个说法也有点不对,因为从这块Z890-H主板的BIOS时间就不难看出来,它作为研发测试用途的“工程板”,BIOS时间已经是2024年秋季的了。换句话说,它肯定不是为了“研发”原本的14代酷睿而设计,只有可能是酷睿Ultra 200S系列,也就是如今(俗称)15代酷睿的“开发平台”之一。
结合这颗“Meteor lake-HX/S”CPU并不像它的移动版兄弟那样(大核)带有超线程,反而更像之后的Arrow lake(也就是15代)全系取消超线程这一特征。我们推测这颗“Q46W”大概率并非是未发布的“真·14代酷睿处理器”,而是更像是英特尔在研发15代平台时,“废物利用”拿旧核心来验证早期新主板功能的一颗“Meteor lake-Refresh”CPU,甚至可以称之为“真·14.5代酷睿”。
或许正因如此,这颗实际上相当“后期”的桌面版Meteor lake CPU,在我们这块工程测试版主板上的BUG意外地很少。它可以完美地支持英睿达CUDIMM DDR5-6400内存。
此外它的PCIe 5.0功能也完全正常,主板的第一根M2插槽可以跑出PCIe 5.0旗舰SSD该有的速度。
但我们这块测试版Z890-H也有一些难以忽视的小问题,比如它自带的WiFi Go网卡接口只有USB协议(这就意味着插网卡上去会只有蓝牙功能),比如它没有英特尔的IPF固件(这就意味着不能使用APO、XTU等许多英特尔官方性能优化软件)。
此外,今年三月网络上出现的测试结果显示,Z890-Apex工程版主板无法使用Meteor lake-HX/S的核显,但在我们这块Z890-H工程板上,它反倒没这个问题。虽然安装官方驱动会导致蓝屏,但其实已经正常装上去了,而且核显可以与独显共存,甚至NPU也能正常工作和更新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