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早之前我们就曾在相关论坛的只言片语中,就了解过英特尔未曾发布的“真·14代酷睿”的一些细碎信息。所以当2025年的某一天,我们在某知名二手交易网站上看到一颗没有任何标识的CPU,以及与其搭配的一块“光秃秃”主板,正在以极低的价格出售时,几乎是立刻就认出了它们的“身份”。
但正如大家所见,我们弄到的这块主板没有配备任何散热片。考虑到要对其进行相关测试,我们实在是不敢直接通电使用。因此当我们决定要吃这个“螃蟹”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替主板“找回”它的原装散热片。
通过一些人脉,我们打听到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根据相当靠谱的说法,我们手头上这块主板以及这颗CPU,很可能都来自于华硕在我国台湾省的产品研发部门。但在那个时候,它其实有完整的散热设计。
但在它完成了“研发测试”的使命后,不知是哪位大神突发奇想,打算将这批测试主板拿出来卖给一些发烧友。于是所有的这些测试主板都被人为拆掉了几乎所有能拆的部件,以降低运输成本,然后就流通到了一些商家手上。
接下来,少数有门道的发烧友搞到了其中一部分主板和CPU,并进行了简单的测试。这也是此前在今年3月,网络上曾出现一些英特尔工程样品CPU型号信息的原因。
但这些发烧友们很快发现,这批测试版CPU和测试版主板是“相互绑定”的。也就是说,测试版CPU无法在量产主板上使用,而测试版的主板也无法点亮性能更高的正式版CPU。所以他们很快就对这些玩意失去了兴趣,再加上目前二手市场里流通的这批测试平台,或多或少都有各种问题,因此自然也就“砸”在了一些原本指望能赚一笔的商家手上,直到我们将其发现为止。
主SSD的散热器也拿到了,可惜下面的底座没了、所以固定不上
说到这里,便不得不感谢一下我们华硕的朋友,因为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拿到了对应主板的大多数散热器官方备件,从而基本恢复了这块测试版ROG STRIX Z890-H的“本来样貌”,使得此次测试有了起码能推进下去的基本条件。
这也正是我们不建议普通用户模仿的原因,尽管大家目前在电商平台依然可能看到廉价的同款测试版CPU,但一方面据我们所知,存世的主板数量要远比CPU少,弄到手绝非易事。另一方面,就算真买到了,因为主板上所有的配件均被拆除,日常使用会很成问题,就更不要说各种潜在的BUG了。所以大家看看我们的评测就好,自己动手就还是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