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组对比,我们选择了现在经常被手机厂商在发布会上大讲特讲的“大逆光”场景。毕竟,HDR算法一直以来都是智能手机成像技术的关键发展方向,我们也很想看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手机的影像HDR表现到底有着多大的进步。
机型A样张:ISO160 f1.8 1/33s
机型A样张:ISO160 f1.8 1/100s
机型B样张:ISO194 f1.8 1/40s
机型B样张:ISO281 f1.8 1/177s
机型C样张:ISO220 f1.79 1/33s
机型C样张:ISO169 f1.79 1/60s
机型D样张:ISO100 f2 1/50s
机型D样张:ISO50 f2 1/120s
机型E样张:ISO273 f1.79 1/50s
机型E样张:ISO146 f1.79 1/33s
机型F样张:ISO160 f1.8 1/100s
机型F样张:ISO32 f1.8 1/100s
不得不说,这是一组可谓是全面翻车的测试场景。因为除了我们手头仅有的那台、能代表2021-2022年顶级影像设计的旗舰机型外,其余全部参测机型无论是在室内HDR场景(注意看最下面一排中间那个白色瓶子的顶部),还是在室外HDR场景(注意看楼梯后面的楼房远景),全都出现了严重的过曝和细节丢失。
而且这种糟糕的HDR表现,甚至没有呈现出随着年代拉近而逐渐改善的趋势。与我们前面测试的对焦场景一样,在早期的4800万、6400万像素机型上,它们的HDR表现甚至还不如以往那些低像素的老机型——整个画面都显得严重发白、过曝。很显然,这与早期大底CMOS上,单像素尺寸的缩减以及相关算法为了弥补这一点而过度“拉亮度”的做法,是不无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