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台设备的“不公正对比”,展示手机影像的进化

  • 内容导航:

我们的第一组对比样张,是一幢在阴天环境下、远距离拍摄的房屋。为什么要强调远距离?因为这组对比不涉及对手机对焦性能的考察,所以我们拍摄时刻意拉远了距离,以确保6款机型都能对上焦。而之所以特意选择在阴天进行拍摄,为的就是要考察不同时代的机型在光线不那么充足的情况下,对于画面细节的保留能力。

02.jpg

机型A样张:ISO100 f1.8 1/33s

10.jpg

细节放大


可以看到,参测的6款机型在第一组对比中就呈现出了巨大的差异。首先是最“古早”的机型A,没有AI辅助的它呈现出的色彩其实是意外非常还原的。只不过因为传感器的规格太低,使得细节丢失极为严重,甚至天空中的云层纹理几乎都完全看不到了。

12.jpg

机型B样张:ISO100 f1.8 1/3178s

20.jpg

细节放大


相比之下,机型B则成功地保留了天空中的细节。但或许是为了做到这一点,它的测光失准,使得整个画面都严重偏暗了。说白了,这其实也反映出了早期ISP性能不够,无法进行有效的多帧降噪,因此在大光比的场景下,自然就只能在细节和亮度之间做选择的无奈。

22.jpg

机型C样张:ISO106 f1.79 1/1000s

30.jpg

细节放大

32.JPG

机型D样张:ISO50 f2 1/1538s

40.jpg

细节放大

42.jpg

机型E样张:ISO100 f1.79 1/389s

50.jpg

细节放大


接下来三款机型的样张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随着CMOS尺寸的增大以及AI算法的改进,画面细节也有着显著的改善。特别是能够代表目前中端产品的机型E,明亮的画面几乎看不出是在阴天拍摄,尽管确实很讨好眼球、但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失真了。

52.JPG

机型F样张:ISO16 f1.8 1/750s

60.jpg

细节放大


最后,整体观感最好的自然是配置最高的旗舰机型F,它成功地兼顾了正确的色彩和丰富的细节。并且很有意思的是,实际上论色彩,机型A与它的表现是非常接近的。所以这是否意味着在部分场景下,如今的旗舰手机又重新回到了“记录真实”的方向上?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