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来聊聊锐龙8000G系列的平台组建问题。
众所周知,凡是“大核显”平台,由于其核显本身不具备独立显存,因此必须与CPU共享内存。所以进一步来说,要想最大化发挥核显的性能、避免在游戏中与CPU抢占内存带宽,足够高频率的内存就非常必要。
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核显平台的内存就是频率越高越好呢?显然不是。一方面,纯核显平台的定位就决定了,它不可能、也不应该使用那些极高价格的旗舰内存。另一方面,现代CPU普遍都存在着内存控制器分频的问题,一旦超过“分频点”,CPU内部的内存控制器就不再与内存同频运行,反而可能会导致内存控制器严重降频,并因此导致内存延迟增大。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有个特别微妙的事实,那就是超高频率的内存尽管延迟反而会变大,但是内存的吞吐带宽还是会增加,所以这就会变成一个“要带宽”、 “还是要延迟”的选择题。然而有趣之处在于,更大的内存带宽主要对于多媒体创作(如图片编辑、剪视频)增益较大,而更大的内存延迟,却会严重影响游戏的帧率。
因此根据AMD方面公布的相关技术细节不难发现,6400MHz的DDR5内存可能是目前锐龙8000G系列能够综合各场景下性能,特别是游戏性能的最好选择。更不要说考虑到顶级DDR5内存的频率已经“膨胀”到8400MHz以上的事实,6400MHz DDR5内存现在的性价比其实就已经相当不低了。
其次,前面我们就提到了桌面版锐龙8000G系列中,8700G和8600G现在内置了AMD的第二代NPU,具备桌面平台中难得的AI独立加速能力。但大家要知道,由于PC上的“NPU”目前还是个新生事物,现有的正式版Windows 11操作系统尚不能很好地支持它。因此如果大家想要现在就更充分发挥出锐龙7 8700G、锐龙5 8600G的NPU性能,升级到Windows 11 insider版本的Dev、甚至Canary分支,就变成了一种很有必要的操作。
当然,如果接受不了测试版的Windows系统,那么也可以将锐龙8000G系列看作是业界第一批为Windows 12设计的桌面处理器。没错,根据目前的各方消息显示,Windows 12可能并不需要等待太久,而锐龙8000G系列也正是瞄准了这个时机率先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