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介绍一下此次参与横评的四款显卡,以及它们的基本情况。
首先,我们选择了AMD的Radeon RX 6750 GRE。作为本就专为“甜品”级市场而生的型号,RX 6750 GRE自从发布以来就一直颇受好评,尤其是在AMD一贯的“鸡血”驱动加持下,如今的它能有多少“功力”可说是相当令人期待的一件事。
而且RX 6750 GRE本就有10GB和12GB两款不同的型号。它们之间不只是显存容量不同,核心规模、显存位宽等也有着微妙的差异,正好可以视作两种不同型号的显卡来测试它们之间的差异。
与此同时,我们还找来了价格与两款RX 6750 GRE相仿的NVIDIA显卡,它们分别是GeForce RTX 4060 8GB和GeForce RTX 3060 12GB。值得注意的是,RTX 3060 12GB其实有两种不同内核(GA106、GA104)版本,但由于两者的流处理器数量、主频等完全相同,因此不影响我们的性能评定。
不得不说,从AMD和NVIDIA两家的GPU规格,就可以看出他们在“甜品卡”设计思路上的不同侧重点。
很明显,AMD的中端显卡现阶段拥有更高的纹理和像素性能,同时超大的“无限缓存”配合大容量和大位宽显存,也会让它在高帧率或高分辨率游戏中拥有更大的优势。
相比之下,NVIDIA在他们的中端产品线里,现在明显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设计思路。其中特别是RTX 4060,可以看到它的显存不论容量、位宽都比较小,同时NVIDIA最近这几代中端卡的纹理和像素指标也并不突出。但取而代之的,是它们拥有明显更高的浮点性能,以及相比之下低得多的功耗。
所以这是什么概念呢?简单来说,AMD的中端显卡设计思路比较“常规”,它们老老实实地堆光栅渲染性能和显存带宽,因此理论上在更多游戏、特别是那些不太吃“算力”的老游戏,以及优化不佳的最新游戏里,会有更好的表现。
相比之下,NVIDIA的中端显卡则多少有点“取巧”。它们很显然更依赖于算力加持的“计算图形”技术,也就是所谓的DLSS、帧生成等,非原生“渲染”、而是靠计算额外来增加帧率的手段。
这样的技术好不好?老实说,不能说它们不好,毕竟“计算图形”确实是如今PC游戏的重要方向。但是如果考虑到主流玩家的日常需求、考虑到对更多现有游戏的兼容性,那么RX 6750 GRE系列所采用的相对传统的设计思路,或许是对主流玩家来说更实用、同时也更有诚意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