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对于如今的智能手机旗舰主控来说,架构革新所带来的体验增益是远大于单纯主频提升的。这是因为架构的升级不仅会直接提升性能,同时还有助于功耗的下降以及长期使用的稳定性,而功耗过高、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易降频,则正是单纯高主频设计所无法避免的短板。
正因如此,此次骁龙888在设计CPU部分时,将“积极采用新架构”放在了比拉升主频更为重要的位置上。这次,其所采用的全新Kryo 680 CPU组件,包含了一枚2.84GHz的Cortex-X1全新架构超大核心,三枚2.4GHz的Cortex-A78性能核心,以及四枚1.8GHz的Cortex-A55节能核心。
这意味着什么呢?首先,Cortex-X1是ARM在此前发布Cortex-A78架构时同步加推,定位在Cortex-A78之上的性能向“定制超大核”设计。按照当时ARM方面给出的官方数据显示,Cortex-A78架构的单核性能比Cortex-A77提升幅度达到20%,而Cortex-X1超大核在整数性能与AI性能上,比Cortex-A78又分别高出了23%和100%。换句话说,仅在架构层面,骁龙888的CPU设计就已经比当前其他的竞争对手领先了至少一代的技术水准。
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对比ARM方面提供的Cortex-A78与Cortex-X1性能参数,以及骁龙888的CPU设计细节不难发现,高通一方面在每颗CPU核心的缓存设计上直接采用了规格表中的上限标准,把架构上的规格堆到了“满血”。与此同时,作为一款采用三星5nm EUV最新制程的5G SoC,骁龙888的CPU主频设定却并不激进,没有像其他5nm或6nm竞品那样,把大核心的频率堆到3GHz甚至更高。
为什么会这样?针对这个问题,高通方面也专门进行了解释。按照他们的说法,老架构+高主频的设计固然也可以实现很高的性能,但是这种性能是难以持续的。这会导致采用此种主控的机型,虽然能在跑分时测出一两次高分,但一旦到了实际的高负载使用环境(比如游戏、摄像、多任务同时处理)中,CPU很快就会因为过热而降频,最终不能为消费者提供稳定的高性能表现。
而骁龙888采用的“架构最新+缓存堆满+合理主频”的CPU设计思路,不仅可以带来性能提升,更重要的是它还能带来20%的能效增长。从而使得整套Kryo 680 CPU体系在长时间的高负载场景下,可以做到不降频、不过热,并且稳定地为用户提供最强的高性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