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的性能测试结果,以及Surface Pro 11极低功耗的平台设计上来看,它的“对标”对象都更像是搭载苹果M系列芯片的MacBook,而非很多人想象的“x86轻薄性能本”。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说?首先从产品属性上来看,Surface Pro 11毕竟是一款13英寸的“变形平板”,它距离公认的、14英寸起步的“性能本”门槛,还有那么一点点微妙的差距。至于拿它去与那些16英寸的“全能本”类比,就更没必要了。
其次,从我们的实测性能和功能体验来看,Surface Pro 11在换用骁龙X 系列平台后,具备远比x86移动处理器低得多的不插电性能损耗。而且它在适配优秀的前提下,实测视频渲染速度也“恰好”可以对标那些高端的苹果M系平台,所以很难说这里没有什么刻意的设计元素。
更不要说在目前的Surface Pro 11上,哪怕用户不去刻意折腾那些可能需要复杂配置、或者付费的第三方AI软件,仅凭它客观上高达45TOPs算力的NPU以及微软的“优先适配”,这款二合一 Windows AI PC平板,也已经能够比绝大多数的同期个人电脑都拥有更丰富,而且实用和易用的AI功能了。
所以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如果你更习惯于经常带着电脑出差、进行文本处理或者简单的多媒体内容编辑,同时对于当下的“AI PC”概念既很感兴趣,又害怕那些复杂的配置、“折腾”过程。那么基于骁龙X 系列的Surface Pro 11,很可能就是当前相当值得考虑的选择之一。
当然,站在我们三易生活的角度来说,对于Surface Pro 11、以及这一代的骁龙X Elite,我们的“折腾”还远未结束。如果大家对于它的性能、续航、底层设计细节,乃至于未来规划感兴趣,不妨继续关注我们后续的相关评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