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Surface Pro X的用户,看到如今的Surface Pro 11不得不说还是会有种亲切感。
一方面,这当然是因为Surface Pro 11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看出与Surface Pro X的“亲缘关系”。
比如,它们都使用了13英寸的3:2屏幕,同时拥有相对“圆润”的机身线条。要知道,早期的Surface平板一直用的都是更硬朗、尺寸更小,但同时也更厚实的造型设计。可以说微软如今Surface平台的设计语言,奠基者就是当年带有一定实验性质的Surface Pro X。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当微软方面将骁龙PC平台从曾经连名称也“特立独行”的Surface Pro X,改为用到“正统”的Surface Pro系列后,似乎也在暗示着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层面上来说,基于Arm指令集的Windows系统“骁龙本”已是今非昔比了。
而这种产品定位上的“普适化”,其实也可以从Surface Pro 11的更多外观细节上感受到。
比如在Surface Pro 11机背被支架遮盖住的部分,就有一个用强磁固定的小盖板。
在它的一端用力按下就可以打开,看到下方可替换的PCIE 4.0 M2 SSD插槽。是的,与当年那些早期骁龙PC平台相比,如今骁龙X系列有着更多的通用PCIE通道,因此也早已不再需要用到“手机同款”的UFS焊接闪存方案。
同时在机身侧面,除了招牌的Surface Connect扩展接口外,Surface Pro 11也提供了两个标准的USB4接口,而且支持用USB4接口进行显示输出、接驳雷电4扩展坞,以及进行充电。换句话说,如果不想用微软的私有接口,那么Surface Pro 11其实完全可以与其他轻薄本共用一套外设生态。
除此之外,在Surface Pro 11这一代上,微软也终于对其键盘设计做出了巨大的改变。它不再需要一直连接在平板上,而是有了内置电池和蓝牙连接能力。
换句话说,现在可以将Surface Pro 11的主机立在桌子上,但取下键盘、放在腿上打字。
除了上述这些改变之外,Surface Pro 11的其他外在部分,就与大家熟知的那些经典型号没有太大区别了。它这次依然提供带有杜比视界IQ、并且出厂校色的120Hz高刷屏,其分辨率为2880*1920,并提供了OLED和LCD两种可选方案。
与此同时,后置1050万像素、前置QHD(1440P)分辨率的摄像头配置,也使得Surface Pro 11依然具备当今Windows PC里可能是最好的影像能力。当然,诸如红外面部识别登录这样的功能,自然也不会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