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家用游戏主机在销售理念上,通常会有两个极为突出的特点。
其一,是主机的换代不像电脑、手机那么频繁,通常每一次换代少则也要间隔五、六年时间,部分经典机型的生命周期长达十年、甚至十余年也毫不奇怪。
另一方面,就是主机的商业模式少有完全靠“卖硬件”来挣钱的,相反各大主机厂商往往倾向于先“亏钱”销售设备,然后再通过后期的软件和服务收入来盈利。
话虽如此,但站在主机厂商的角度来说,他们也不可能完全不在乎硬件的成本和利润。正因如此,回溯历史不难发现,为已发布的游戏主机推出后续“改进款”型号,早已成为了主机厂商的共识。
从以往的经验来说,这些“改进款”机型多半都有着以下特征。它们的体型往往会更小、更轻薄,包装的体积也会更小,这样便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它们会使用更先进的制程来制造芯片,从而改善发热和降低功耗,这样便能简化散热设计;它们会更改主机上的部分外设接口,删掉初始版本上一些不受市场欢迎的,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最后,这些改进款主机的价格还可能会进一步下探,从而在真正的换代产品诞生前,再一次(有时候甚至是多次)延长现款的使用寿命。
其实直到我们三易生活在拿到全新的PS5轻薄版之前曾一度认为,它也会是一款符合以上全部特征,以“降低成本”作为主要方向的新品。但实际情况证明,这款新主机并没有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