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光有理论性能测试是肯定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用更复杂的场景,来对Surface Laptop 5进行深入考察。
首先,是测试时间很长、测试项目涵盖办公、视频、建模、网页浏览等,诸多模拟场景的PCMARK 10。
通过软件内置的监控数据可以看到,Surface Laptop 5在高负载的情况下,绝大多数时候都能将CPU主频维持在4GHz以上,峰值则可以达到约4.4GHz的水平。老实说,这并未达到i7-1255U这款CPU的最大睿频(4.7GHz),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第三方性能监控工具我们找到了答案,Surface Laptop 5不仅仅是采用了“低压CPU”,还可能进一步限制了CPU的最大功率水平。
事实上,按照Intel的技术规格,即便是“基础功耗”15W CPU,它们的“最大睿频功耗”也能达到55W的水平。这对于一款轻薄本来说显然有点太高了,因此微软方面可能是通过供电设计、固件限制的方式,将其最大功率压在了不超过45W的水平。
以结果来说,这种人为施加的功耗限制,除了略微降低了CPU的峰值主频外,似乎并没有对整机性能造成明显的影响。
在3DMARK的各项测试中,我们手头这台15英寸版本的Surface Laptop 5,几乎每一次都能跑到相同平台的高分段。这说明至少对于酷睿i7-1255U这款CPU来说,限制峰值功耗到45W并不会导致其比55W“满血”状态下有多大的性能差异。但剩下来的这10W功耗,却能够变成实打实的发热和续航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