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理论性能测试不难发现,一加 10 Pro此次无疑是一款相当重视“性能”的产品。而这一方面非常符合一加经典的产品要素,另一方面,这样的设计很显然也是为了迎合如今主流用户群体对于“高画质高帧率”手游的强烈需求。
有意思的是,“游戏体验”同样也是一加 10 Pro此次设计的重点方向之一。根据官方公布的相关资料显示,此次一加联合全球四大研发基地的优势力量,耗时两年推出了全新的HyperBoost 全链路游戏稳帧技术,通过包括图形异构、GPA 极限稳帧、O-Sync 超频响应等系统底层原创技术,让一加 10 Pro 实现了游戏画面流畅度、操作跟手性、游戏启动速度等方面的更好表现。
原生120帧的游戏,在一加 10 Pro上运行起来很轻松
首先,是“图形异构”,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他们将CPU向GPU发送的图形渲染指令进行了细化、拆解,将游戏画面里的复杂元素(例如英雄的大招)与简单元素(例如地图上的草)区别开来,通过主动安排渲染优先级,来提升游戏的画面渲染效率。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技术的本质其实是“篡改”了游戏发向GPU的底层指令内容和顺序,因此这实际上这也意味着一加已经具备了修改SoC指令的技术能力。
即便是在画质拉满的《原神》里,一加 10 Pro也能有接近60帧的持续表现
其次,此前就在一加9RT上大受好评的GPA极限稳帧技术,此次在一加 10 Pro上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可以通过一套巨大的AI模型,实现对游戏帧率、玩家操作频率、手机温度和性能水准的连续、综合调控。相比简单的“温度墙”,GPA极限稳帧能更好地兼顾发热控制与游戏流畅度,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省电效果。
最后,一加 10 Pro还通过打通LTPO屏幕——定制低延迟芯片——底层自研算法的“O-Sync 超频响应”链路,将屏幕触控到显示的延迟进行了大幅缩减。与上代产品相比,一加 10 Pro的O-Sync 超频响应技术新增了对高刷新率游戏以及屏幕低亮度场景的支持。说得更直白一些,也就是哪怕是在被窝里打游戏,其此次同样也能提供低延迟触控体验了。
当然,除了游戏“性能优化”外,温控同样也是受到许多玩家看重的一点。根据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一加 10 Pro此次在内部“堆”进了总面积比半张A4纸还大、共由五重材料构成的散热结构。
为了验证这一散热结构的实力,我们三易生活使用安兔兔评测内置的压力测试功能,对一加 10 Pro也进行了“拷机”。令人惊喜的是,一加 10 Pro不仅做到了在长达45分钟的满载测试中大核基本不降频、始终不掉线,电池温度最高也仅有30摄氏度出头。更为重要的是,在整个测试结束后,其电量消耗甚至都没有超过30%。
要知道在同期的旗舰机型里,有些机型在同样的测试中甚至可以一口气耗掉50%的电量。相比之下,一加 10 Pro此次在散热和性能调度的策略上,显然是有一些诀窍的。
在这方面,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一加 10 Pro首发的ColorOS 12.1。作为此前改变颇大的ColorOS 12后续版本,ColorOS 12.1在底层上新增了“动态内存压缩”与“统一内存管理”两项新技术,而它们主要针对的则正是手机在极重负载场景下的性能优化问题。从我们的实际体验情况来看,相比运行老版系统的机型,一加 10 Pro在应用、大型游戏多开的场景下,流畅度和后台性能都得到了明显改善,以往“积极杀后台”的现象也不再出现了。
除了底层性能的大幅改善,ColorOS 12.1还带来了一些别致新功能。比如说,它现在具备了系统级的全局翻译能力,在开启后可以自动识别屏幕中的内容,对全屏或选中区域进行滚动式的自动翻译,其中特别值得好评的就是这个“滚动式”的翻译呈现方式。一方面当滑动屏幕的时候,ColorOS 12.1会自动更新翻译内容;另一方面,其并非一股脑地用中文替代掉页面里的外文,而是会隔一会“刷新”一下,交替显示翻译前后的内容,这样就避免了万一翻译不恰当导致误解的可能。
当然,说回到省电,一加 10 Pro还有一个“秘密武器”,就在于其采用了5000mAh的大容量电池的设计。而为了能够在更短的时间里“喂饱”这个电池,80W的SuperVOOC超级闪充此次也成为了标配。
根据我们的实测结果显示,在室温20摄氏度、无任何附加散热措施的情况下,一加 10 Pro能够在34分钟内从1%充至100%。对于一款配备了5000mAh大容量电池的机型来说,这个速度显然已经很能让人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