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外观和佩戴,让我们正式进入Redmi Watch的体验环节。首先必须要提到一点的是,如果大家此前有使用过小米或者Redmi的智能设备,那么最好是将此前的使用经验全部忘掉,因为就在前不久小米方面刚刚大幅更新了“小米穿戴”APP,新版软件界面完全改头换面的设计,即使是我们这样的智能手表老玩家,也感受到了久违的新鲜感。
与几个月前我们测试小米手表Color时所使用的旧版APP相比,新的小米穿戴APP淡化了设备管理,将绝大部分的显示区域都用作了健康方面的数据展现和功能互动上。
比如说,它会督促你迈开腿运动,也会推送一些健身相关的科普文章。
又比如说,它也会给出一些健康生活习惯的建议,甚至还有相关的激励计划。
说实在的,如果大家有用过各品牌的智能手表就会发现,大多数海外品牌的智能手表配套APP会更偏重“设备管理”一些,通常都是首页直接显示手表的桌面,然后再配上一系列详细的设置选项,这会让有经验的用户更直观地感受到自己的设备“功能很全”、“很智能”,但对于小白或老年用户来说,可能会反而产生恐惧感。
小米穿戴APP提供的Redmi Watch在线表盘商店
而目前国内品牌主流的这种“把手表配套APP做成健康应用”的处理方法,虽然表面上来看是淡化了设备的“智能属性”,但却有可能让部分消费者养成长期佩戴、勤于锻炼、经常关注手表上的健康统计信息的良好使用习惯和用户黏性。
更何况这些APP里的各种“锻炼计划”、“健康习惯”、“生活提醒”,实际上也是在变相展示智能手表所拥有的运动状态识别、自动运动统计、自动心率测量、甚至于防水、长续航等等功能特性。说得直白点,当我们在“小米穿戴”里看到这些推荐计划的时候,它实际上也就等于在告诉你,这款售价仅有299元的Redmi Watch,内置传感器是可以胜任这些运动监测需求的。
当然,哪怕你不是健身爱好者,通过小米穿戴的这种场景式引导,也会很容易地发现,手头的Redmi Watch还内置了可以用来刷门卡、刷公交卡的NFC模组。至于像我们这样家里装了几十个小米智能设备的人来说,Redmi Watch内置的小爱同学,自然也就具备了相当程度的实用性。毕竟对着手表轻轻说上一句,就能开关净化器/启动扫地机器人/调节空调温度的感觉,还是相当让人上瘾的。
对了,关于Redmi Watch的充电体验,我们也有必要特别提一下。首先,作为一款低功耗取向的智能手表,Redmi Watch自称续航长达7天。而在我们的实测当中,充满电,开启心率持续监控的情况下,两天一夜的佩戴之后电量显示剩余93%,基本可以肯定官方公布的续航时间是没有吹牛的。但即便如此,我们却依然有着将Redmi Watch放上充电座的冲动。
为什么?自然是因为Redmi Watch的充电体验很好玩。如大家所见,Redmi Watch使用的是符合它这个价位段的触点式充电底座。但与一般充电底座只是简单地把手机往上一放不同,Redmi Watch的充电座被设计成了必须侧向摆放的形式。
如此一来,在将手表卡进去之后就会发现,配合专门设计的充电界面,整个Redmi Watch+充电底座自然形成了一个类似“小闹钟”的造型。同时,自动调暗的屏幕除了能让充电速度更快之外,其实也起到了在夜间充电时不至于“晃眼”的作用——别说,还真有几分带屏闹钟的那种味道。也算是从又一个细节上,展示了Redmi Watch设计师的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