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国产手机主控,特别是旗舰级的主控,几乎就是天方夜谭。虽然有过一些国内厂商推出适应特定网络制式的主控产品,但几乎都是低端货色,不仅难以有好的用户体验,产品的定位也决定了这些厂家只能是“闷声发财”,没有任何公众知名度或者用户忠诚度可言。

这一情况直到华为的K3V2系列才得以打破:最初的K3V2尽管有着功耗过大、游戏兼容性不佳等问题,但它毕竟标志着第一款国产高端手机主控的诞生:四核Cortex A9放在当时不仅已经追平了世界先进水平,更是奠定了华为主控始终紧跟业界技术潮流的基本发展方向。

从K3V2改进型的麒麟910、到实现八核心同步运行的麒麟92X系列,再到迈进64位时代的麒麟93X系列,华为的麒麟主控一方面坚持着紧跟技术潮流,另一方面又在安全性、通讯能力等华为的专业特长上做出了领先业界的创新,树立了“华为手机”和“麒麟主控”的自主高端形象。

不过,智能设备技术的发展是神速的,两倍于传统摩尔定律的技术进化速度意味着相关厂商必须紧跟最新架构,并尽量争取最先进的制程与足够的产能来制造他们引以为傲的SoC。华为之前也吃过制程的亏,但在今年则成功地在架构和制程上都拿到了业界领先的优势地位。于是,我们就见到了16nm FinFET工艺与Cortex A72架构集于一身的麒麟950系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详细测试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