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做“降噪豆”?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因为它是目前索尼旗下最小、最轻的无线降噪耳机,其左右两个单元的体积都只不过比蚕豆略大……
当然,这种小巧的特点,仅从包装的体量便可以直观感知。除此之外,从包装盒上,有经验的朋友估计也已经自行能够总结出降噪豆的功能特性了——这部分我们后面再说,先来看外观。
没错,当你把降噪豆初次从包装盒中取出的时候,它看起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一个方正、精致的金属小盒子。它既是降噪豆的收纳盒,同时也是它的充电基座。
打开收纳盒,降噪豆的“真身”就显露出来了:金色的光滑机身上有着显眼的降噪mic孔,整体的高级感瞬间爆表……
在收纳盒内部,索尼设计了巧妙的固定机构,当耳机放置其中的时候可以稳稳地固定住,并自动充电。充电的时候耳机前端的透明结构会闪烁红色的提示光,光线强度不高,但看得很清楚。
将“降噪豆”取出,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独特的造型设计:在小巧的机身里,总共集成了电池、控制电路、发声部和降噪mic——而两个耳塞之间则完全通过无线相互连接。这也正是降噪豆被称为“全无线耳机”的由来。
仔细观察降噪豆的外观设计,不难发现它在外观型面设计上和同世代的WI-1000X、WH-1000XM2等如出一辙,都采用了大弧面与折角结合的造型风格,再加上金属质感的漆面,在光线照射下,反射的光影令人印象深刻。而耳机前端的半透明材质里,其实就是刚刚说到的指示灯了——在充电、工作等不同状态下,能够以不同色彩的提示光进行标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说两个耳机之间无线连接且造型相同,但实际上是有主副之分的:左侧拥有电源键的耳塞才是真正的主机,右边的耳塞只是被动与其相连的。在使用耳塞打电话或用按键直接控制降噪模式时,只有左边的耳塞才会传出提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