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人而言,“主动降噪耳机”或许算是近两年的又一个热门概念:这类产品具备特殊的“黑科技”,能让佩戴者从闹心的环境噪音中近乎完全隔绝。如此一来,既能免除噪音的侵扰,让人心情愉悦;又能避免听歌或通话时音量过大而伤害到听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但是,目前市面上“降噪耳机”纷繁众多,其中不少产品所使用的技术其实都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上。为什么这么说?那是因为早在2006年,索尼就发布了集成初代“主动降噪技术”的S700F系列Walkman随身听,它随附的NC-022耳机奠定了日后降噪技术“采集环境噪声,经过运算之后输出反向声波以抵消噪音频段”的基本思路。
不过,当时的主动降噪耳机有两个缺点,一是体积和能耗较大,要么耳机上需要吊一个“盒子”容纳电池和运算电路,要么就只能将降噪功能集成到播放器里,然后耳机使用特殊接口连接;二是降噪运算涉及到模拟信号转换,精度不高,而且开启降噪之后对听感影响较大。
四年之后,也就是2010年,索尼发布了全新设计的数字随身听A844系列,在它的身上集成了两大“黑科技”,一是初代全数字放大器S-Master,另一个就是全新数字降噪技术。数字降噪技术和前代的模拟降噪相比,不仅运算精度大为提高,还首次加入了对噪音环境的辨识能力——可以分辨出火车、飞机、办公室等不同类型的噪音,进行针对性的降噪,大大改善了降噪效果,同时降低了开启降噪对音质的影响。
而到了2016年,索尼的降噪技术终于迎来了它集大成的一作:MDR-1000X,它内置了进化之后的数字降噪引擎、更多的降噪mic、音质更佳的数字均衡器,还有全新的AI环境降噪功能——能够自动识别用户所处的运动状态和周遭环境,自动对降噪进行微调……
可以说,MDR-1000X的诞生,既顺应了市场对降噪耳机逐渐重视的热度,又以自身超群的技术实力和使用体验,树立了索尼降噪耳机在一般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或许正因为初代1000X收获了惊人的市场成功,仅仅在第二年,索尼就趁势扩张了降噪产品线:这次,不仅有第二代的WH-100XM2,还有全新的颈挂式和“全无线”的新品超小型降噪耳机,也就是我们这次评测的WF-1000X“降噪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