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Ultra5 vs 锐龙5:新架构千元CPU谁更强

  • 内容导航:

首先,我们先来给这两套平台“验明正身”。

酷睿Ultra5 vs 锐龙5:新架构千元U谁更强

酷睿Ultra5 230F 

酷睿Ultra5 vs 锐龙5:新架构千元U谁更强

锐龙5 9500F 


可以看到,两套平台都能够顺利“带动”这套48GB的DDR5 8000MHz高频内存。当然,这可能与我们使用的B650M主板本身仅有两根内存插槽,相对而言内存走线更简单、更有利于高频内存的稳定性有关。但不管怎么说,我们觉得这也让此次对比变得更加公平,也有利于尽可能避免外围配置的影响,纯粹地考验这两款CPU的最大性能潜力。


虽然两颗处理器的内存频率、甚至小参都看似相同,但它们测出来的实际内存带宽表现,却堪称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酷睿Ultra5 vs 锐龙5:新架构千元U谁更强

酷睿Ultra5 230F


为什么会这样?从监测数据来看,问题出在两颗CPU不同的北桥频率策略上。对于酷睿Ultra5 230F而言,其北桥频率与内存频率并不挂钩,因此当内存跑到8000MHz时,北桥、也就是CPU内部的总线速度可以异步运行在3.7GHz,提供足够高的内部通信带宽。

酷睿Ultra5 vs 锐龙5:新架构千元U谁更强

锐龙5 9500F


但对于AMD的Zen5架构来说,由于北桥频率与内存控制器存在着频率同步关系,而锐龙5 9500F的北桥又跑不到4GHz的高频。所以当内存频率达到8000MHz的时候,北桥就只能运行在“2:1”模式下,也就是仅2GHz的低频率了,所以反而限制了CPU与内存控制器的通信带宽,造成了实测内存速度并不高的结果。

酷睿Ultra5 vs 锐龙5:新架构千元U谁更强

在这样的前提下,AIDA64的测试结果中显示,尽管9500F依旧表现出了Zen5架构固有的高指令预测效率,但与内存带宽紧密相关的浮点吞吐量成绩,就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酷睿Ultra5 vs 锐龙5:新架构千元U谁更强

而在CPU-Z里,两颗CPU的单核成绩几乎相同,但多核测试项目里,10核心10线程的酷睿Ultra5 230F,得分就要比6核心12线程的锐龙5 9500F高了27.3%。

酷睿Ultra5 vs 锐龙5:新架构千元U谁更强

在3DMARK的CPU Profile里,两款CPU也呈现出了与CPU-Z相同的趋势。在1线程和2线程项目中,酷睿Ultra5 230F仅以极小的幅度领先于锐龙5 9500F,可一旦测试项目开始“吃”更多的CPU核心,那么差距就会显著拉大。最坏的情况下,两款CPU的跑分差距,可以达到42.2%。

酷睿Ultra5 vs 锐龙5:新架构千元U谁更强

在游戏加加的评分体系里,不仅可以对比两款CPU自身的单核与多核性能,还能看到它们搭配相同配置时,对整机性能发挥所带来的不同影响。很显然,锐龙5 9500F糟糕的高频内存适应性严重拖累了它的内存评分表现,并对整机的游戏、工作站,甚至是显卡的发挥,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