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 Find X7评测:性能、影像大幅进步,自研技术重塑体验

  • 内容导航:

关注Find X系列的朋友想必都知道,这其实已经是OPPO连续第三年在影像旗舰上应用联发科的SoC方案了。

image035.jpg

所以在多年的技术积累后,如今Find X7自然也就有了一些更底层的影像技术突破。

image036.jpg

image037.jpg

100%中心放大

image038.jpg

image039.jpg

100%中心放大

 

比如在基础的HDR拍摄原理上,Find X7就摒弃了传统的软件包围曝光,采用了短时间内采集长短两帧图像进行合成的“瞬时双采”技术。它充分利用了ISP的底层功能,同时起到了缩短曝光间隔,减小了HDR功能开启后、机身抖动导致被摄物边缘重影的影响。

image040.jpg

image041.jpg

除此之外,Find X7还成为了天玑移动平台首款支持全链路P3广色域计算和色彩管理的机型。这也就意味着它避免了默认算法对于色彩信息的转换损失,可以拍下更为丰富的色彩。而且可以预见的是,这个技术未来必将造福更多搭载天玑平台的机型,可谓是在底层能力上填平了天玑与骁龙机型之间的又一重要差距。

image042.jpg

image043.jpg

image044.jpg

当然,得益于天玑9300的强大算力基础,Find X7也得以实现复杂的哈苏专业人像功能。现在它不仅可以计算出光斑的形状与位置,甚至还能计算光斑的亮度和色彩,并结合ProXDR亮度信息,实现更真实、专业的人像效果。

image045.jpg

最后,在传感器等硬件配置上,Find X7这次的后摄模组共由三个不同焦距的镜头组成。它们分别是1/1.4英寸、采用双层晶体管结构的索尼LYT808广角,1/2英寸、具备悬浮棱镜防抖和微距对焦设计的豪威OV64B潜望式长焦,以及1/2.8英寸、119度视场的三星JN1超广角。

image046.jpg

image047.jpg

image048.jpg

image049.jpg

image050.jpg

从基础的变焦场景测试来看,Find X7在230mm、也就是大约10倍焦距上具备可用的解析力。考虑到它的潜望式长焦原生焦距是70mm,所以实际上也就等于大约3.3倍的算法放大。

image051.jpg

image052.jpg

不过在场景测试中我们注意到,虽然Find X7的长焦具备20cm的对焦性能,但其算法如果识别到花朵这一类“典型的”微距对象,那么它还是会更倾向于使用广角的LYT808来完成拍摄。

image053.jpg

image054.jpg

image055.jpg

在其他一些场景中,Find X7完全可以用长焦来完成微距拍摄

 

所以我们猜测,这可能是为了确保细节解析力而进行的设计。毕竟从硬件层面来说,LYT808不只是底更大、感光能力更强,还有着全像素对焦这一微距利器。

image056.jpg

image057.jpg

image058.jpg

image059.jpg

最后在夜间测试场景可以看到,Find X7的主摄和潜望式长焦都能参与夜景成像,不过两枚摄像头的风格略有不同。其中,LYT808主摄更突出光线的对比度、更有“XDR”的感觉,OV64B长焦则在高光压制上会明显一些,更偏向于拍出“清晰的细节”。

image060.jpg

image061.jpg

image062.jpg

不得不说,如果仅从无直射光源的夜景表现来看,其实Find X7反而是长焦的画面会显得更纯净、细节更多。从原理上来说,当环境光线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双层晶体管CMOS相比于传统CMOS的优势的确会变小。但Find X7的夜景表现似乎说明,它的潜望式长焦得到了更“重”的算法加成,也可能体现了不同品牌CMOS在感光设计上的有趣差异。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