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比亚Z60 Ultra评测:依然真全面屏,性能、影像提升巨大

  • 内容导航:

最后,我们来聊聊努比亚Z60 Ultra此次的影像设计。

image010.jpg

在前面的外观部分我们已经提及,Z60 Ultra这次配备了一套“三主摄”的后摄模组。

image028.jpg

从硬件上来说,它包含了三个组成部分,即1/1.49英寸、5000万像素,带有OIS光学防抖的35mm原生广角;1/1.55英寸、5000万像素,带有OIS光学防抖的18mm超广角;以及1/2英寸、6400万像素、带有OIS光学防抖的85mm潜望式长焦。


如果熟悉近年来的旗舰影像可能就会意识到,Z60 Ultra这套三摄系统在超广角和长焦端,都毫无疑问达到了当前“最堆料”的水准。但它的广角反而算不上特别的“大底”,而且也不具备像是双层晶体管、或是双垂直传输门这种能显著增大满阱容、或是双原生ISO融合那种“超高动态”方向上的新架构设计。


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努比亚又是如何增强Z60 Ultra在影像上的竞争力呢?

image029.jpg

首先,我们从基本的变焦样张看起。可以看到在超广角端,Z60 Ultra带有比较明显的增亮算法,不过抗畸变的效果相当出色。

image030.jpg

image031.jpg

到了广角端,它的色彩、曝光都更加自然,并支持35mm和50mm两种常用焦段。

image032.jpg

继续拉远焦距、让它调用潜望式长焦后可以看到,Z60 Ultra的长焦虽然有着6400万的高像素大底,但它采用的是85mm焦距+F3.3小光圈设计,而非现在流行的75mm焦距+F2.6大光圈。这也就意味着,它是一个更偏“望远”的长焦逻辑。

image033.jpg

image034.jpg

从机内提供的选项来看,Z60 Ultra最远可以支持到1000mm的等效焦距。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它的放大倍率换算与其他机型并不一样,因为Z60 Ultra是以35mm焦距作为“1倍”,所以1000mm在这款机型上会显示为30倍长焦。但如果换成其他以23mm作为基准焦距的机型,1000mm实际上等同于44倍长焦的放大效果。

image035.jpg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用户来说,无论“30倍”、还是“44倍”其实基本都没什么实用价值。Z60 Ultra实测在350mm焦段、也就是10倍焦距上可以提供有实用价值的解析力,其实这就已经足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日常需求了。

image036.jpg

image037.jpg

image038.jpg

其次从色彩方面来说,Z60 Ultra的广角主摄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会表现出一种偏浓重、且对比度很高的风格。老实说,这样的色彩不够“真实”,但确实会比较抓眼球,尤其是配合它可以靠快捷键启动的“街拍模式”,比较适合当前这个网络社交时代的用户需求。

image039.jpg

image040.jpg

image041.jpg

image042.jpg

而且从实拍样张来看,虽然努比亚方面并没有刻意强调,但Z60 Ultra从广角端到长焦端其实都有着不错的近距离对焦能力。特别是它的85mm长焦,居然也能够承担一定程度的“望远微距”需求,这显然还是挺令人意外的。

image043.jpg

image044.jpg

当然,在这些的基础上,Z60 Ultra依然继承了努比亚影像机型一贯强势的“相机家族”设计。这也就意味着,你几乎完全不需要使用任何第三方App,就能拍摄出大量风格各异的滤镜效果。

image045.jpg

image046.jpg

其中既有像是复古、黑白照片这类相对常规的滤镜,还包含诸如素描、单色取色等较为“高级”、更容易吸睛的滤镜功能。

image047.jpg

image048.jpg

当然,更专业一点、或者说更梦幻一点的各种天文影像功能,同样也是Z60 Ultra的拿手强项。它既支持三脚架上的长曝光星空拍摄,还能支持“一键”生成富有创意的夜间天空效果。

image049.jpg

最后,由于使用了原生的35mm焦距设计,这就意味着Z60 Ultra在人像拍摄方面,相比于大量的同类机型很可能反而有着先天的画质优势。因为它不需要靠裁切CMOS来后期缩小取景范围,所以在35mm人像模式下,Z60 Ultra的感光能力确实可能反超了许多“底”更大、或者CMOS型号更新的竞争对手。

image050.jpg

image051.jpg

从我们的实拍样张来看,Z60 Ultra在人像模式下能够提供35mm、50mm和85mm三种可用焦段,而且它的人像背景虚化判断非常准确,可以很好地保留与被摄者处于相近焦平面上的物体清晰度,同时对前景和后景都进行渐进式的虚化处理,最终形成准确、且主体突出的人像效果。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