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不同于上代机型使用的H45规格CPU配置,2023款将星X15AT“内在”部分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它升级到了HX55级别的13代酷睿移动版处理器,同时配以NVIDIA RTX40系的新款显卡。
以我们手头上这台测试机为例,可以看到HWiNFO64甚至直接将它的酷睿i5-13500HX处理器识别成了桌面版LGA1700接口的i5-13500。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者确实使用了相同的RaptorLake-S核心,而非H45移动版的RaptorLake-H。
与H45版本相比,HX55版本的13代酷睿移动版拥有更多的大核心数量和更大的缓存,这也直接提升了它的性能水准。可以看到,在CPU-Z自带的测试里,它的跑分甚至已经超过了拥有10个大核、且主频更高的桌面版10代酷睿i9,也足可看出新架构所带来的巨大性能进步。
当然,“桌面版同款”的核心本身也意味着更高的功耗需求。通过Intel XTU软件可以看到,2023款将星X15AT的CPU默认睿频TDP为55W,短时间睿频的最大TDP高达130W。这自然就对供电和散热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所以也就有了我们前面看到的、更豪华的散热设计。
为了验证这款机型在CPU供电、散热上的稳定性,我们使用XTU自带的压力测试功能,在开启AVX2指令集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了1小时的“拷机”。可以看到,CPU的瞬间进入了“限流”状态,其环形总线频率从空载时的4.3GHz降低到了3.4GHz,主频则从4.7GHz降低到了4.06GHz。但也仅止于此了,它并没有再发生进一步的降频、14个核心也始终维持全开。换句话说,2023款将星X15AT这一次真的“扛住”了桌面同款核心CPU的散热和供电压力。
既然XTU的“拷机”都能撑住,那么诸如CINEBENCH这类、负载没有那么重的CPU多线程测试场景,自然也就难不倒2023款将星X15AT了。可以看到,它展现出了极高的单核性能,以及大约10倍的多核心效率。考虑到其本质上是一款“6P+8E”的混合架构处理器,所以这似乎也表明,13代酷睿里的每两颗能效核大约就可以抵得上一颗“性能核”的算力水准。
相比于表现令人惊喜的桌面“同款”CPU,RTX4060独显的测试成绩则可以说是不过不失。从跑分来看,相比于上代的RTX3060,它大约有着20%左右的跑分提升。
但是到了实际游戏中,由于RTX40系支持新的DLSS3,所以也使得它在部分游戏中的帧率表现,会比RTX30系列高出一倍、甚至更多来。这样一来,实际体验的差距就变得很大了。
而且比起此前RTX30系列使用的三星8nm工艺,RTX40系列的台积电N4制程令其能效比也有了极大的改进。可以看到,在8倍抗锯齿、1080P分辨率的情况下,2023款将星X15AT里的RTX4060最高温度也不过只到了68摄氏度而已,比起动辄80摄氏度以上的前代和前前代同类显卡,实在是要好了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