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变焦和夜景这些常见、考验手机拍照硬件素质的场景外,iPhone 13系列此次在复杂光线环境下的色彩和细节,更是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
样张:人物 ISO320 77 mm f2.8 1/20s , 人物 ISO32 77mm f2.8 1/240s
举例而言,无论我们是在明暗变化特别剧烈的环境中,还是在被摄人物面部有强光源照射的情况下,iPhone 13 Pro Max都可以非常“聪明”地处理画面中明暗部分的对比关系。既不会让暗处过暗、使得细节丢失,同时又不会像某些机型那样一味提亮暗处,造成画面的明暗气氛受损。
样张:人物 ISO25 77mm f2.8 1/299s ,树木 ISO32 13mm f1.8 1/126s
样张:人物 ISO1250 26mm f1.5 1/21s
那么如果是在更加极端的光线条件下呢?可以看到,不管在极强的逆光环境,还是在夜晚+强烈背光的这种“地狱环境”中,iPhone 13 Pro Max与iPhone 13 mini都能极好地表现前景被摄人或物体的质感和色彩。同时在物体的边缘,也没有出现明显的紫边现象,说明这两款机型的镜头本身光学素质就极为不俗。
样张:楼梯 ISO40 26mm f1.6 1/221s
样张:步行街 ISO80 26mm f1.6 1/122s
样张:门 ISO125 26mm f1.6 1/121s
最后,我们来谈谈iPhone 13系列这一次的算法和它的“调性”。众所周知,iPhone的拍照风格一直是注重还原的,但这种“还原”并不等于它就不会对照片进行智能的处理。实际上,无论是前文中的各种大光比场景、变焦样张,还是普通的昼间样张,iPhone 13 Pro Max和iPhone 13 mini的内置AI算法都有参与到成像的过程中来。
只不过与大多数其他机型的算法过分注重“提亮”、“增艳”不同,在iPhone 13系列上,算法的作用更多地被用于弥补手机在不同场景下的一些硬件短板。比如CMOS尺寸所导致的宽容度不足,镜头尺寸所带来的解析度下降等等,这些方面就靠算法来“补正”,从而在手机上实现更接近专业人士需求的精确度、并有效保留光线自然的氛围感。
正如熊威先生所说的那样,就算是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当他手上拿着的是一台轻便、随时可以揣进口袋的手机时,自然也就会有记录身边精彩一刻的冲动。而iPhone 13系列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哪怕摄影师没有太多时间去精细构图、哪怕拍摄者的本意可能并不是要去“创作”,这两款新机也能通过出色的硬件素质以及独特的算法,让每一次按下快门都能得到稳定而精确的图像,让影像记录变得更简单、也更舒适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