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安全:自己的秘密,岂容他人窥伺
保护个人隐私,本来是宪法规定的对人格权保护的含义之一,我国刑法中也含有对个人隐私侵犯行为的惩处罪名,如第252条的侵犯通信自由罪/第263条的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等......但具体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我们的隐私权却无时不刻经受着挑战。比如说亲友侧近可能会接触并偷看到手机里的通讯记录、APP的使用习惯等;又如某些甚至是很大牌的APP本身也含有获取用户通讯录、地理位置、软件安装列表的可疑权限……有些软件厂商声称它们的行为出自商业开发用途,但谁能保证呢?用户不得不自行小心应对以保护自身在移动设备上的隐私权。


正如我们之前所示的,360手机拥有指纹识别模块,它不仅可以用于解锁手机,也可以用于给特定的应用上锁,这样一来,即使忘记锁机,也不怕熊孩子或者别有用心的人乱动重要的应用数据了。




当然,你甚至可以通过360OS特有的“隐私空间”功能,将真正想要隐藏的联系人、应用图标等彻底从桌面上消去。只要用(不同于解锁)的特定手指触摸指纹模块,就能自动开启只有用户自己才能看到的秘密内容。而且,在这个界面下,只要按压一次返回键就会直接退出隐私空间回到普通桌面,紧急时刻也足以保护隐私不泄露。




当然,大部分国产手机都会有的“手机卫士”,360也没有落下,不如说,其本来就是这方面的专家,自然有些独到先进之处。比如说,360手机卫士在应用隐私检测方面就具备权限智能分类提醒的特性,“高危隐私权限”、“绝密隐私权限”这些分类,让小白用户也能自觉关注手机软件隐私问题。


对于那些没有手机维护习惯的用户来说,360的应用首次启动自动检测机制起到了最后防线的作用:每次安装新应用或是更新应用版本之后,360手机都会在该应用第一次启动时进行快速的病毒与权限扫描,之后会智能地对权限控制进行调整,用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新增应用是否“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