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其实很简单:360手机旗舰版专项测评

前言:手机安全,刻不容缓


就在前几天,微博上疯传一位网友因莫名的手机绑定问题,导致支付宝被人盗刷25000元,花费十天历经多方交涉,才得以追回损失的。



相关微博截图

虽然不知为何(笑)这条微博始终无法分享和转发,但它还是吸引了超过99万人次的阅读(截至发稿时已超过101万人次),从中,笔者总结出几点重要的信息:

  1. 支付宝是会绑定手机的,即使手机格式化或者换卡也不会影响到绑定。因此在将旧手机废弃或者出售之前,不仅要清空用户数据,还要记得解除支付宝的手机绑定。

2.平时注意手机的使用安全, 不要将手机以可以被轻易解锁的状态置于他人可能触及的范围内。

3.不要贪图一时便宜而使用来路不明的破解软件或游戏,请在Google Play(Android)或是App Store(iOS)上购买和下载正版。支持正版软件不仅仅是为了情怀或是正义,也是为了自己的幸福和安心。



续·前言:为什么我们要测手机安全


说了这么多,很多人可能已经一个头两个大了,不就是用个手机,用得着这么麻烦么?很遗憾,如果你使用的是一部原生Android系统,或者手机中没有任何安全方面的强化措施,那么想要安全无虞,麻烦几乎是必然的。好在绝大部分国内行货手机都拥有类似“安全管家”一类的综合辅助功能,近年来的一些中高端机种更是配上了指纹识别等生物加密措施,在安全性上加分不少。


有了“安全管家”,有了指纹识别,但手机厂商在“安全”方面的努力还远远没有走到尽头。一方面是因为当下智能手机规格越来越高,用途越来越丰富,所需要照顾到的安全细节也是多如牛毛;另一方面来说,国内互联网生态混乱,大部分用户的安全意识还停留在“只要不出事就好”的程度,如何能够在保证安全无虞的前提下将相关的界面和操作做到尽量“接地气”,对于各厂商来说也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所以,在为大家献上过手机主控详解、推出过手机拍照硬件解析和样张分析、评析过好几部主打Hi-Fi的手机的听感和音乐软件使用感受之后,这次,笔者决意开启一个新的评测类别——单评(国行)品牌机的安全性和安全功能易用程度。


作为手机安全评测的第一篇,我们选择了360手机旗舰版双4G,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款非常新的机型,也不是360公司的最新或是最高配机种。之所以选择它,一是因为360公司一直以安全软件知名,旗下手机也颇为强调安全性;另一方面也因为其搭载的360OS(UI)在功能上与同公司更高端的机种(版本)并无区别,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评测判断。


隐私安全:自己的秘密,岂容他人窥伺


保护个人隐私,本来是宪法规定的对人格权保护的含义之一,我国刑法中也含有对个人隐私侵犯行为的惩处罪名,如第252条的侵犯通信自由罪/第263条的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等......但具体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我们的隐私权却无时不刻经受着挑战。比如说亲友侧近可能会接触并偷看到手机里的通讯记录、APP的使用习惯等;又如某些甚至是很大牌的APP本身也含有获取用户通讯录、地理位置、软件安装列表的可疑权限……有些软件厂商声称它们的行为出自商业开发用途,但谁能保证呢?用户不得不自行小心应对以保护自身在移动设备上的隐私权。


 

正如我们之前所示的,360手机拥有指纹识别模块,它不仅可以用于解锁手机,也可以用于给特定的应用上锁,这样一来,即使忘记锁机,也不怕熊孩子或者别有用心的人乱动重要的应用数据了。


 


 

当然,你甚至可以通过360OS特有的“隐私空间”功能,将真正想要隐藏的联系人、应用图标等彻底从桌面上消去。只要用(不同于解锁)的特定手指触摸指纹模块,就能自动开启只有用户自己才能看到的秘密内容。而且,在这个界面下,只要按压一次返回键就会直接退出隐私空间回到普通桌面,紧急时刻也足以保护隐私不泄露。


 


 

当然,大部分国产手机都会有的“手机卫士”,360也没有落下,不如说,其本来就是这方面的专家,自然有些独到先进之处。比如说,360手机卫士在应用隐私检测方面就具备权限智能分类提醒的特性,“高危隐私权限”、“绝密隐私权限”这些分类,让小白用户也能自觉关注手机软件隐私问题。


 

对于那些没有手机维护习惯的用户来说,360的应用首次启动自动检测机制起到了最后防线的作用:每次安装新应用或是更新应用版本之后,360手机都会在该应用第一次启动时进行快速的病毒与权限扫描,之后会智能地对权限控制进行调整,用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新增应用是否“老实”。



财产安全:移动金融的阿喀琉斯之踵


现今,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处理金融服务已经是自然而然的行为:从支付宝到各式手机银行APP,移动互联网金融极大地在时间和空间上方便了人们,但与此同时,密码泄露、盗刷、可疑WiFi监听……种种隐患随之而来。


 

360手机配有专业级的“财产隔离系统”,点击进入之时,所有的后台程序都会被自动清空,有可能泄露隐私的截图等功能也会被全部禁用(所以不存在该系统运作中的截图)。相关的金融APP可以在完善的沙盒保护体系中独立运作,将因为木马软件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当然,如果用户没有主动启用隔离系统,360OS也还是会对安装在一般桌面的支付类软件进行检测和防护,并在侦测到相关支付行为(如支付短信、支付网址)时自动开启相关保护功能。


 

对于可能由“蹭网”引发的网络监听导致经济损失问题,360手机提供了一个简单却又可靠的解决方案:一键VPN(360将其命名为“Wifi安全通道”),通过全程两端加密的网络通道,使得手机即使连接到不信任的网络中也无需担心监听风险,杜绝了潜在的损失可能性。



设备安全:陈老师的前车之鉴


如果说,由感染木马、网络监听等引发的安全问题还属于仅限专业玩机人士熟知的领域,那么因为手机送修、手机遗失、手机被盗抢等造成的直接隐私泄露和经济损失就属于人人都在乎并且唯恐避之不及的风险了。“陈老师”的教训至今还历历在目,面对爱机(可能)落入他人之手的状况,360手机的用户们又有什么好办法去应对呢?


 


 

首先,当然是保证旧手机换机时,隐私不外泄的“360安全换机”——不仅可以将旧手机中的资料悉数清空,还能帮你把它换成钱喔~


 


 

对于手机盗抢可能导致的直接与间接经济损失,360联合平安保险推出了“盗抢险”服务,对由于360手机被盗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赔付;与此同时,手机自带的防盗功能也会第一时间通知亲友,防止间接损失发生。


 

360手机甚至想到了防止被盗手机的二次销售和相应的追回措施:被盗手机将会被标记,即使恢复出厂设置也无法解除标记,从而增大了盗贼将手机销赃的难度。而原机主更可以通过定位协助找回手机:毕竟此时360的盗抢险已经足够购入一台新的360手机了。




总结:迄今为止最完善的移动安全


在收集这次手机安全专项测评的相关材料的过程中,笔者使用了一段时间的360手机旗舰版。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我愈发感受到360在手机安全方面用心良苦且考虑周到:360的这种专业和用心不仅仅体现在它内置了涵盖各种使用情景的安全解决方案上,而是在于这些安全保护措施具备相当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能使得用户在正常的日常使用中就得到较为完善的保护,并潜移默化地提高其安全防护意识。


由此,笔者认为我有理由相信,360手机(及其搭载的360OS)是一般消费者所能接触到的最完善的移动安全解决方案,对于特别看重自身信息安全的手机用户而言,没有什么比它更合适的了。当然,作为一部配置并不差的中高端手机,360手机旗舰版并不是只有安全性这一个亮点,随着使用的深入,笔者或许还会有新的感悟与发现:比如它那标志性的黑白彩色双摄像头……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期待一下未来的深入评测与解析。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