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智能手表,其实也可以很“豪华”】】】
关注我们三易生活的朋友可能知道,我们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智能手表行业,并且也长期在使用各类智能手表产品。
过去,我们曾在相当多的内容中详细论述过智能手表行业在软件功能、监测传感器、主控性能等方面,对于用户体验的影响。但与这些相比,我们对于智能手表产品的造型设计风潮,以及其背后所反映出的用户需求变迁也非常关注。
是的,无论大家是看过我们的这些内容,还是关注过最近这几年的智能手机市场,可能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主流智能手表的造型设计,似乎大都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说得更直白一点,也就是越来越不像“经典腕表”了。
但大家都知道,哪怕是对于智能手表的潜在用户来说,还是会有一部分人希望他们的设备能像经典的传统腕表一样,起到吸睛、搭配衣物,甚至是“凸显身份”的作用。
那么在如今的市场里,到底有没有既能兼顾健康监测和智能、通信相关功能,但又有稀缺材质与豪华外观设计的产品呢?
当然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测试的对象荣耀手表5 Ultra。
【【【造型设计:钛合金+蓝宝石玻璃,造型严肃的“大表”】】】
既然开篇就讲到了智能手表的外观设计,那么就先来看看,荣耀手表5 Ultra在外观设计上到底有哪些特点。
首先,荣耀手表5 Ultra在外观方面最大的特征,毫无疑问是它这次的“航天级钛合金”机身。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荣耀手表5 Ultra的正面表壳、表耳,以及表圈部分,均使用了“五级钛合金”材质。从我们的佩戴体验来说,它有着钛合金标志性的细腻磨砂表面,但在具体的色彩上,荣耀使用的这套钛合金材质似乎要更加“明亮”,更偏向银灰色,而非其他钛合金产品常见的暗金灰色。
与此同时,在荣耀手表5 Ultra的“纵横家”款式上,还提供了标配的同材质钛合金表带。要知道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尽管也曾有一些其他品牌的智能手表提供“钛壳”版本,但它们多半需要另行购买第三方的钛合金表带,无论在色泽还是装配公差上,都不可能比荣耀手表5 Ultra这种“直接标配”的方案来得更好。
当然,光有钛表壳还不够,荣耀手表5 Ultra还全系标配了莫氏硬度9的蓝宝石玻璃表镜,并在表镜周围的表圈上,使用了明显致敬经典机械腕表的八角形设计。荣耀称其灵感来自于“太空舷窗”,但熟悉腕表的朋友可能不会这样想。
除此之外,它也有一颗硕大的、使用了双层结构的旋转表冠,其边缘的“DESIGNED BY HONOR”字样明显是在宣示产品的原创设计。而表冠内部的红色细线开槽,则令我们怀疑它很可能集成了一部分通信或GPS天线的作用。
在表体底部可以看到,荣耀手表5 Ultra采用了中心凸起的传感器岛,以增加与腕部皮肤的贴合度。而从传感器排布情况来看,其至少具备8通道的光学心率和血氧监测能力,以及很明显的ECG心电电极。
从尺寸上来看,荣耀手表5 Ultra全系均为46.3mm直径的(1.5英寸)大表盘设计,其不含表带的表身重量为51.8克,表带适配的手腕尺寸为140-210mm。
尽管它很明显是一款偏硬派、严肃风格的“大表”,但以我们三易生活测试人员佩戴许多其他智能手表都需要扣到最内的细手腕来说,在戴上荣耀手表5 Ultra的时候,只需要摘除3段表带便可以有足够贴合的佩戴效果,并且此时还余下了4段可调整的表带。由此可见,其佩戴设计有充分考虑到手腕纤细的用户群体。
【【【功能解析:三芯智控,轻智能表也有eSIM和心脏监测】】】
当然,对于如今的智能手表来说,光有颜值是不够的,因为大家都知道,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智能手表行业其实也普遍面临着“真智能”与“轻智能”的选择。其中,前者的主控性能高、可安装的APP多、健康算法也能更复杂,但缺点就是续航普遍极短;后者则有着明显的续航优势,但缺点就是功能扩展性会受限、且更难确保健康监测的准确度。
从荣耀手表5 Ultra在官网标明的存储配置(RAM 64MB、ROM 8GB)和典型续航时间(不开启eSIM 15天、开启eSIM 3-10天)来看,它明显是一款“轻智能手表”。
但是与传统的轻智能手表相比,荣耀手表5 Ultra情况又有点不同。尽管官方并没有公布它使用了哪种型号的主控,但从其开启eSIM功能后续航会大幅减少,以及官方宣称的“三芯智控”技术推测,其可能使用了主控制芯片、健康传感器算法芯片、eSIM基带芯片这三颗芯片,来实现其全部的功能组合。
这也就意味着荣耀手表5 Ultra的健康监测、运动功能的丰富度和准确度,不一定会比同样使用了独立协处理器来处理传感器信号的全智能手表要来得差。
比如,可以看到它在行业内首发了基于“心率减速力检测”的防猝筛查研究功能,同时也支持40米深度的潜水电脑,以及离线跑步地图功能。
除此之外,或许是为了呼应荣耀手表5 Ultra的造型设计,它这次还有两个极富特色的小功能。一是可以在手机上设定“敏感APP”,在这些APP被点开时,手表就会自动给出提示,很适合用来“钓鱼”。
另外一个则是它可以同时连接两台荣耀手机,同时接收两台手机的信息推送。这样一来,用户就可以有一台从不在人前拿出来的手机,只通过手表来查收它的消息,并用另外一台手机来当做“掩护”。
不得不说,联想到荣耀手表5 Ultra这次这种明显迎合中年男性的外观设计,必须承认荣耀的工程师很懂他们潜在客户的需求。
【【【实际体验:健康监测还挺准,两周长续航确实能实现】】】
接下来,我们就来实际讲讲使用荣耀手表5 Ultra的感受。
首先,对于一款“轻智能手表”来说,想必大多数朋友会担忧的问题都是它的健康监测数据是否准确?特别是在运动状态识别、运动消耗的估算算法上,是否能与那些更贵的“全智能手表”存在一致性差异。
从功能层面上来说,荣耀手表5 Ultra确实不支持运动行为的自动识别,也就是用户必须要在每次运动之前,手动在手表里选择运动项目,以及手动控制运动监测开始和结束的时机。
不过好在经过我们反复、多设备的AB对比表明,荣耀手表5 Ultra的手动运动记录功能,在绝大多数时候给出的心率测量结果,以及运动卡路里消耗数据都是准确的。这也就意味着,它可以胜任大多数非专业运动爱好者的健身和日常运动记录、规划用途。
相比之下,心脏健康的相关功能可能是荣耀手表5 Ultra最为突出的特征。有趣的是,无论从官网上的功能描述,还是我们日常使用的体验来看,荣耀手表5 Ultra的“心脏健康”功能方向,与大多数高端智能手表偏向老年用户、主打急症警报的做法有所不同。
荣耀手表5 Ultra的心脏健康监测、心脏健康研究功能,似乎都更偏向平日里忙于“打拼”、可能不太重视健康、也不怎么锻炼的中年用户。这可能是源自算法方向上的差异,但也让人从侧面看到了荣耀目前的市场主攻方向。
除了这些之外,荣耀手表5 Ultra尽管是一款轻智能手表,但也提供了一些可选的第三方APP。不过我们注意到,以它的定位来说,目前似乎并没有适配足够多的智能汽车相关功能。考虑到“手表控车”也算是目前行业里的热门话题,所以对于荣耀手表5 Ultra来说,这一短板应该在后续也会补上。
最后,我们也测试了荣耀手表5 Ultra在不开启eSIM,但每天高强度使用运动监测和睡眠追踪,并开启所有能打开的健康监测功能前提下的续航表现,以及它的充电效率。
在续航层面,荣耀官方宣称的是15天,而我们在高强度使用的前提下,确实实现了14天的持续使用续航(从100%一直用到1%)。这个“续航达成率”,可以说是相当精准了。
将手表的电量消耗到仅剩1%后,我们也对其进行了充电测试。根据电源自带的库仑计显示,荣耀手表5 Ultra的原装无线充电器在息屏状态下,充电输入功率最高大约在6W左右,总共用时106分12秒完成了从1%到100%的整个充电过程。
换句话说,为了“档次感”更高的无线充电,以及避免智能手表上常见的充电触点氧化问题,荣耀手表5 Ultra无疑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充电速度。但好在它本身能够确保两周左右的续航时间,所以即便是充电时间略长一点,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说,倒也不像那些动辄两三天就要充电的全智能手表那么尴尬。
【【【总结:它更好看、更贴心,甚至也更有性价比】】】
总的来说,在2025年7月的智能手表市场中,荣耀手表5 Ultra确实是一款极富特色的产品。很显然,由钛合金、蓝宝石玻璃打造的传统腕表外观,就是荣耀手表5 Ultra最为与众不同之处。
与那些同样主打高端市场的竞争对手相比,荣耀手表5 Ultra一方面具有长达两周的长续航优势,这就使得它更适合那些并不经常运动,但更不愿意经常给手表充电的“非硬核用户”。
另一方面,从荣耀手表5 Ultra主打心脏健康预警、主打用户隐私保护的功能倾向来看,它也确实很懂得自己的潜在用户需要什么。哪怕是这种需求有时候可能并不方便为外人所知的功能,荣耀方面依然提供了他们的解决方案,去满足用户最私密的需求。
有意思的是,以“精英人群”的视角去考量荣耀手表5 Ultra,以及它可能的那些竞争对手时,就会发现荣耀手表5 Ultra并不只是在功能上“贴心”,它甚至还有一个明显更低的价格。而这种“既要档次感、又要性价比”的产品思路,如今似乎已经成为荣耀品牌旗下许多旗舰产品的共同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