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顶级全能显示器的规则,如今已经发生改变】】】
众所周知,在我们三易生活日常的评测内容中,既有大量PC类产品,还包括不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甚至音频类的“小玩意”。这也就意味着对于我们而言,能应对所有这些需求的PC显示器,就必须要既具备“电竞级”的高刷新率,还要能够满足“审片”、“调色”之类的色彩需求。
正因如此,差不多从十年前开始,我们就开始使用一些具备广色域面板的顶级高刷电竞显示器。比如采用了IPS面板+二代G-Sync主控的“大金刚”ROG SWIFT PG279Q,就是我们十年前购买的第一款这种“全能”型显示器。
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仅有2K分辨率、且不支持HDR的PG279Q如今已跟不上时代。所以差不多在三年前,我们将其更新为采用miniLED背光、原生10bit专业面板、支持HDR1400和G-Sync Ultimate双认证的4K 144Hz“全能显示器”。如果大家对于这样的规格没有啥具体概念,不妨了解一下ROG SWIFT PG32UQX,它与我们使用的那款显示其具备几乎一致的硬件方案,基本仅有外观差异。
不过当时间来到2025年之后,顶级电竞+作图“全能显示器”的技术方向,如今似乎再一次迎来了转变。
一方面,因为当前的显卡普遍带有AI帧生成机制,这就导致PC玩家已经极少再遇到过去那种平均帧率不足30FPS的“幻灯片”场景。因此过去一些顶级玩家会追求的“硬G显示器”(带有NVIDIA推出的硬件G-Sync帧同步卡,优点在于可以在极低帧率下依然保持显卡与显示器的帧同步显示)逐渐失去优势。相比之下,可变帧率(下限)范围没那么大,但成本更低的公版VRR(可变刷新率)方案,就逐渐成为了电竞显示器主控的绝对主流。
另一方面,从显示原理来看,虽然高端的miniLED面板在峰值亮度方面依然占据优势,但随着OLED面板历经多次迭代、解决了使用寿命的隐患之后,它的超高对比度、超低显示延迟、无光晕现象等特点,也开始逐渐被PC用户所看重。特别是考虑到高端OLED甚至可以做到比相同定位的miniLED显示器价格更低,更是使得OLED如今在市场里“大杀四方”,已经有了很明显对miniLED的“取代”趋势。
有鉴于此,我们三易生活决定测试一款今年刚刚上市不久的OLED全能显示器。它既有电竞级的高刷和VRR特性,能够为玩家带来额外的竞技优势,但又具备高色准和丰富的现代HDR标准,可以满足我们进行照片回放和视频监看的需求。
而这,便是我们这次的评测对象ROG SWIFT OLED PG27UCDM。
【【【参数解析:第四代QD-OLED,4K 240Hz还有双模HDR】】】
首先我们根据官网公布的产品参数,来看看ROG SWIFT OLED PG27UCDM的部分技术特征。
在基本的面板类型上,PG27UCDM使用了三星的第四代QD-OLED面板方案,与此前的第三代方案相比,新的QD-OLED面板最大变化就是增加了散热性能,进一步缓解了OLED局部烧屏的隐患,同时在更小的尺寸上支持UHD超高分辨率。比如它这次就在26.5英寸的尺寸下,做到了4K分辨率、48-240Hz可变刷新率,同时还有着最高12bit(递色模式)的色深可选。
HDR10模式下的系统信息
杜比视界模式下的系统信息
而且与前几年的小尺寸OLED方案相比,如今QD-OLED显示器的HDR峰值亮度已经明显高了不少。以PG27UCDM为例,它最高可支持到1000nit,而且具备HDR10和杜比视界双模式。这就意味着在将其用作PC显示器的游戏用途时,可以打开HDR10模式来激活Windows系统以及目前部分显卡自带的SDR2HDR功能,赋予更多游戏绚丽的画面。
在连上游戏主机或是是用作观影时,那么杜比视界模式则会提供更好的主机游戏兼容性,并能够呈现出更大的画面对比度。
当然,作为一款来自ROG的显示器,PG27UCDM理所当然也提供了多种游戏辅助工具,其中包括额外的准星、倒计时、FPS显示等。尤其是额外的准星功能,对于那些会自动隐藏准星的游戏来说,几乎就与“作弊”没什么两样。
同时PG27UCDM还自带一系列OLED寿命保护机制。从不活动时自动调暗,到自动检测台标、任务栏等不活动图像(对它们进行自动像素偏移处理),再到定期的全局像素刷新。基本上只要是你能想到的OLED寿命保护功能,它一样不落的都给配上了。
有些朋友可能已经注意到,我们在演示上述功能时,全程使用的都是华硕的“DisplayWidget Center”软件进行的截图。这是因为该软件如今可以完美支持PG27UCDM的全部功能设置,就实在是完全没必要再去使用显示器自带的OSD菜单了。而且使用软件设置不仅界面更友好,实际上可用的功能也会更多。
【【【设计解析:熟悉的家族式外观,细节用料足够旗舰】】】
接下来,就来看看ROG这款最新QD-OLED显示器的外观设计,以及它的一些功能细节。
熟悉ROG电竞显示器的朋友在看到PG27UCDM正面造型后,大概率都会觉得很眼熟。因为从差不多七八年前开始,ROG的旗舰电竞显示器基本就一直都是采用这套“三窄边+鸡脚底座”的设计语言。
在底座部分,PG27UCDM依旧提供了一个朝向桌面的投影氛围灯,并在脚架朝向前方的位置也设有小尺寸的装饰亮灯面板。
同时位于显示器底部的发光ROG Logo区域,其实不只是起到凸显品牌特征的作用,它的内部也包含光线传感器和距离感应器,用于实现面板亮度的自动调节,并且还能实现当用户离开时、就自动让显示器进入“黑暗模式”来延长面板的寿命。
将显示器转到背后可以看到,PG27UCDM采用了ROG OLED显示器上近年来常见的“小书包”造型。这当然也是因为OLED面板不需要厚实的背光模组,所以它的“书包”内部主要是用于容纳主控板、接口板,以及一部分散热结构。
从接口布局来说,PG27UCDM将接口在底部分为了左右两边排布,其中一边是内置的电源接口,一个USB3.0上行和三个USB3.0下行HUB扩展口。
另外一边则是两个HDMI2.1(48Gbps)、一个DP2.1(80Gbps)、一个支持DP协议的USB Type-C全功能接口(支持最高90W供电输出),以及一个3.5mm耳机输出接口。
同时在接口板下方,安置的是PG27UCDM的实体电源键、功能快捷键,以及控制摇杆。当然,由于官方App的存在,所以这些按键在实际使用中其实基本就不太需要被用到。
值得一提的是,PG27UCDM还附赠了种类非常齐全的线缆,其中包括两根HDMI 2.1、一根DP2.1线缆、一根C2C的USB全功能线缆,一根USB上行Type-B数据线,以及理所当然会提供的电源线缆。基本上,哪怕是从一开始就准备将所有的输入接口都用上,基本也不需要额外购买哪怕一根其他的视频线了。或许,这就是ROG旗舰显示器该有的“用户关怀”。
最后,轻轻向下拨动显示器与底座连接处下方的解锁开关,就可以从显示器上将底座拆分出来。可以看到,PG27UCDM采用了尺寸很小的圆形卡扣来实现与底座的连接,并在连接处中心位置设有供电触点,来为底座上的氛围灯供电。
当然,ROG并没有忘记那些需要更换第三方支架,或是希望采用壁挂式安装的用户。此次PG27UCDM就额外附带了一个壁挂转换器。将其替代底座安装到显示器背部之后,就可以使得显示器支持标准的VESA壁挂安装孔位了。而且转换器内部采用了厚实的钢板材质,足以保障壁挂的保持力度。
【【【参数测试:SDR模式下色准优秀,小尺寸保证了高锐度】】】
最后,虽然绝大多数玩家如今几乎没有再有给显示器校色的习惯,但考虑到准备将ROG SWIFT OLED PG27UCDM既用作打游戏、又需要进行图像和视频监看的“生产力设备”,对其色彩表现进行客观测量就很有必要性了。
首先,我们使用显微镜设备确认了PG27UCDM的像素排布情况。可以看到它的RGB像素呈“品”字形排布。
可能有的朋友看到这样的像素排布,会因此担心PG27UCDM的字体显示效果。但从实际观感来说,在正常的观看距离上,哪怕是2mm见方的超小号字体,笔画边缘也并不会看出显著的彩边现象。
PG27UCDM srgb模式下的默认色域
PG27UCDM srgb模式下的光度曲线
PG27UCDM srgb模式下的亮度均匀性
PG27UCDM srgb模式下的色准
接下来,我们使用红蜘蛛Spyder X2 Ultra校色器,测试了PG27UCDM在非HDR模式、srgb预设下的客观显示数据。可以看到,除了蓝色偏移较为明显之外,PG27UCDM在其他颜色中都表现出了极高的色彩准确度。
PG27UCDM HDR10模式下的默认色域
PG27UCDM HDR10模式下的光度曲线
PG27UCDM HDR10模式下的亮度均匀性
PG27UCDM HDR10模式下的色准
尽管现有的民用级校色器并不完全适合于HDR模式下的OLED显示器校色,但我们还是取得了一些参考数据。
很显然,开启HDR会导致一定程度的色彩准确度降低,因此我们建议对于PG27UCDM的用户来说,除非专门用来打游戏或是作为观影用途,否则日常还是以SDR模式使用才能获得更专业的色彩表现。当然,从这一点而言,也就意味着可以将其HDR开关视为“游戏模式”和“专业模式”之间进行转换的关键。
【【【总结:最新显示技术结晶,细节体现品牌价值】】】
作为2025年度的4K 240Hz OLED电竞显示器新品,ROG SWIFT OLED PG27UCDM依托于最新的第四代QD-OLED面板,无论在亮度、像素密度,还是分辨率和刷新率,甚至包括OLED面板备受关注的使用寿命方面,都达到了目前行业中的一个全新标杆水准。
但以上这些,严格来说其实都不是它的最大亮点。毕竟大家也都知道,对于绝大多数这类QD-OLED电竞显示器来说,它们的面板本身并非自产,因此那些出自面板换代的改进,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被算作显示器厂商的“功劳”。
即便如此,与市面上的其他同类产品相比,依然可以在PG27UCDM上感受到ROG的不同凡响之处。比如它独特的家族式外观设计,比如那个极其易用的自带App,又比如说杜比视界和HDR10的“双模”设计,甚至是包装中全得不能再全的自带线缆。
其实这也可以视为目前整个PC行业的一个侧面反映,毕竟当“核心料件”都来自于同一家供应商时,决定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往往就在一些细节的设计和用心上了。而对于ROG来说,显然在细节体验上从未令玩家失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