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QOO Neo7首发评测:极致堆料、游戏与实用兼得的小旗舰

 【【【前言:iQOO的“性能神机”序列,再次迎来更新】】】

众所周知,如今在整个智能手机行业里,各头部品牌都有自己格外得意的明星产品线。而它们每一个也都有自己明确的功能亮点、会有消费者印象深刻的造型特质,更有着颇具延续性的产品设计元素。


很显然,iQOO旗下能够“担此大任”、称得上是明星产品的,自然就有iQOO Neo系列了。

image001.jpg

初代iQOO Neo

 

为什么iQOO Neo系列能够如此出挑?回溯该系列此前的机型其实就不难发现,iQOO Neo系列有着诸多与众不同的产品特质。


比如在性能方面,初代iQOO Neo就在不到2000元的价位段上,破天荒地配备了当时的“前旗舰”骁龙845平台,在性能上大幅碾压同期其他竞争对手,并就此一炮而红。


又比如说,在外观造型方面。自iQOO Neo5之后,整个iQOO Neo家族似乎找到属于自身的设计风格。诸如像素化的产品LOGO、醒目的“胶片云阶”后摄模组,再加上以明亮的橙黄色为代表的机身配色,在外观辨识度方面拉满的同时,也迎合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需求。


甚至作为一个主打年轻、好玩、性能的产品序列,iQOO Neo系列在最近这几代还明显增强了影像方面。在几乎已经成为“标配”的光学防抖加持下,近年iQOO Neo系列机型虽然看似CMOS规格并不特殊,却几乎总是能够在实际成像方面带来极大的惊喜。

image003.jpg

在说了这么多iQOO Neo系列机型过去的优点后,很自然地就会引出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当时间来到2022年底,当智能手机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时,iQOO又将以怎样的配置、怎样的产品力,来延续这个系列的辉煌呢?答案显然就在今天我们这篇评测的主角,iQOO Neo7身上。

【【【外观:配备大容量电池也有好手感,外观设计更偏实用】】】

此次我们拿到的,是iQOO Neo7的“几何黑”配色版本。

image005.jpg

在机背部分就可以看到,与前几代的iQOO Neo系列机型一样,iQOO Neo7依然非常明显地延续了家族式的简约化设计语言,同时在外观上高度考虑到了“实用性”这一因素。

image007.jpg

比如说,众所周知iQOO Neo7当然是一款以“性能”为主打的机型,这也就意味着,其机身内部必然要塞进大尺寸的散热模组,同时还会有着容量不小的电池。但从机身轮廓上就能看到,iQOO Neo7可以说一点也不显得厚重。

image009.jpg

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很显然,低调的、带有侧面大曲边造型的机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image011.jpg

事实上,如果将iQOO Neo7与目前其他的“高性能+大容量电池”机型对比就会发现,前者的中框部分似乎显得要特别地窄。而且从这枚小小的电源键上,大家有没有看出什么玄机?

image013.jpg

是的,你没有猜错,iQOO Neo7配备了当下同级机型中相当少见的屏下光学指纹解决方案。而窄中框的设计,也间接成就了后盖更大的弧度、更好的贴手感,以及整机看起来更为纤薄的视觉效果。

image015.jpg

在机身背部的左上端,iQOO Neo7依旧安置的是“胶片云阶”后置多摄模组。

image017.jpg

但在后摄模组下端的微距副摄,此次被设计成了单独的方形开孔。相比于过去把所有摄像头都“堆”进云阶内部的做法,新的设计在视觉上的确显得更为灵动取巧。

【【【外观:高刷直屏惹人爱,三星E5材质很超值】】】

看完了机背处的线条与造型,接下来我们将视线移至iQOO Neo7的正面,来看看这款机型此次的屏幕配置。

image019.jpg

其实在前文提及iQOO Neo7提供了屏下光学指纹识别功能的时候,想必许多朋友就已经猜到,这款机型所使用的是一块AMOLED屏幕。

image021.jpg

但是从产品品质的角度来说,iQOO Neo7这块6.78英寸、20:9长宽比的屏幕,显然又并非“一块AMOLED”这么简单。

image023.jpg

一方面在基础用料上,iQOO Neo7使用了来自三星的E5 AMOLED基材,这使得它不止具备最高可达120Hz的可变刷新率,同时还拥有高达1500nit的局部峰值亮度,并支持HDR10+高动态范围显示、更换眼的类DC调光和SGS护眼认证。

image025.jpg

并且作为一款主打游戏体验的机型,iQOO Neo7这块E5材质屏幕理所当然地采用了直屏设计。而360Hz的双指触控报点率、2000Hz的瞬发触控报点率,以及屏幕下的两颗X轴线性振动马达,则确保了它在游戏中的“跟手性”,以及具备一定“指向性”的独特屏幕振感体验。

【【【性能:天玑9000+旗舰芯,跑分与散热都够强】】】

纵观整个iQOO Neo系列的历史会发现,除初代iQOO Neo曾经使用过前代的“老旗舰”移动平台外,此后的历代iQOO Neo系列机型几乎都采用了当时的旗舰平台,在性能上达到了当时的高端水准。


iQOO Neo7此次更是配备了天玑9000+方案,正是联发科方面刚刚才发布不久、目前最新最强的旗舰SoC,没有之一。

image027.jpg

image029.jpg

正如大家所见,作为天玑9000的“官方增强版”,天玑9000+最显眼的变化,就是将Cortex-X2超大核的主频从3.05GHz提升到了3.2GHz,这也使得它的CPU峰值单核性能有了约5%的增强。

image031.jpg

其次,与天玑9000相比,天玑9000+还有一个变化,那就是其Mali-G710MC10 GPU的最高主频,从848MHz提升到了955MHz。它意味着天玑9000+的3D渲染性能直接上涨了约10%。考虑到如今顶级旗舰SoC普遍重视“高画质游戏”中的性能表现,所以天玑9000+的GPU提频,显然对于玩家来说会更有意义。

image033.jpg

安兔兔评测闪存测速

image035.jpg

安兔兔评测综合成绩


不过对于iQOO来说,似乎并不满足只用上最新款的旗舰SoC。一方面,他们为iQOO Neo7搭配了增强版LPDDR5-6400内存、超频版UFS 3.1闪存。其中特别是超频版UFS 3.1闪存能够根据实际负载,自动“超频”或“省电”,甚至还带有内嵌的碎片整理机制,实测性能在当前也是顶级水准。

image037.jpg

其次,为了能够在长时间游戏、视频等场景下确保机身握持的舒适度,iQOO方面还为iQOO Neo7配备了一块面积高达4013平方毫米,由1283根铜丝编织成的毛细管VC均热板。而这一散热面积,更是达到了整个iQOO Neo系列机型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image039.jpg

从安兔兔评测压力测试的结果来看,iQOO Neo7在一小时的压力测试后,不仅CPU没有降频、电池温度也始终维持在37摄氏度以下,机身摸起来也只有略微的热度,表现可以说是非常优秀了。

【【【游戏:多重BUFF加持,高帧低功耗不是梦】】】

众所周知,在iQOO品牌旗下的产品线中,“数字系列”的定位已经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从最初的明显主打“电竞体验”,变为了现在更注重全能表现,在显示、影像、工艺等方面都有过人之处的真旗舰产品。

image041.jpg

image043.jpg

与iQOO Neo7同期发布的手柄和半导体散热器外设——iQOO极风散热背夹Neo

 

在这个过程中,原本是单纯以“性能”作为主要卖点的iQOO Neo家族,则很明显地接过了更偏游戏向的定位,在强化游戏操控、改善游戏流畅度,乃至增加游戏体验等方面,都“堆”上了越来越多的配置。

image045.jpg

image047.jpg

首先,iQOO Neo7引入了屏幕双区压感功能,再加上手机本身的体感传感器,这就使得它虽然看似没有“肩键”之类明显的游戏手机特征,但在实际游戏中却能够将许多复杂的操作,映射为简单的按压屏幕/倾斜机身动作,并带来明显的竞技优势。

image049.jpg

其次,针对多款主流游戏,iQOO Neo7都适配了定制的音效方案。在开启后就可以感受到游戏内音乐的包围感有所增强,配合本就“声量”不小的立体声扬声器,可谓是沉浸感十足。

image051.jpg

想要更沉浸的音效?还可以试试同期发布的iQOO TWS Air耳机


当然,以上这些都还只能算作是iQOO Neo7游戏相关功能的“添头”。真正令它与众不同的,其一是对天玑SoC的深度适配和调校,另一个则是所配备的“独立显示芯片Pro+”。

image053.jpg

作为最早在旗舰机型中使用天玑9000系列SoC的品牌,vivo方面早在X80系列上就已经与联发科进行了大量的深度联调工作。体现在iQOO Neo7上,也就表现为大家现在所看到的、在其他机型中很少见到的GPU底层画质调节工具。

image055.jpg

image057.jpg

在有适配的游戏里,“画质调优”会变为“原画模式”选项


在这个基础上,iQOO Neo7此次配备的“独立显示芯片Pro+”,则对游戏体验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从底层控制和优化屏幕的显示效果,带来诸如“原画模式”这种针对不同游戏细节、调校不同显示风格,更准确呈现游戏原本美术设计氛围的色彩强化功能。

image059.jpg

image061.jpg

另一方面,“独立显示芯片Pro+”最重要的功能,当然就是游戏插帧了。此次iQOO Neo7支持两种不同的插帧模式,分别是将60/90帧画面提升至120帧的“帧率提升”模式,以及将60/90帧画面先降低至45帧渲染,再提升至90帧显示的“高帧低功耗”模式。

image063.jpg

image065.jpg

iQOO Neo7的插帧效果有多“神”?显然要用实测数据来说话。


首先,我们用FPS游戏《使命召唤手游》进行了测试。在不开启插帧的情况下,这款游戏可以跑到89.1的平均帧率,平均功耗为3.73W。但开启插帧功能后,可以看到平均帧率来到了59.7(插帧后为119.4帧),同时平均功耗下降为3.23W,游戏的流畅度与能效比都有着进一步的改善。

image067.jpg

image069.jpg

同理,在竞速类游戏《王牌竞速》中,不开启插帧时,游戏局内平均帧率为59.2、平均功耗3.32W。开启插帧后,平均帧率来到44.8(插帧后89.6帧),同时功耗下降为3.06W。也就是帧率上涨50%,功耗却降低了10%。

image071.jpg

image073.jpg

接下来,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王者荣耀》。在不开启插帧时,iQOO Neo7就已经能够将平均帧率跑到119.3,同时平均功耗仅2.98W。但在开启插帧后可以看到,游戏跑满了60帧(插帧至120帧满帧),功耗则略微上升至3.16W。

image075.jpg

《原神》未开启插帧

image077.jpg

《原神》开启插帧提升帧率模式

image079.jpg

《原神》开启插帧优化功耗模式


而针对《原神》这款游戏,iQOO Neo7更是支持两种不同的插帧模式。在这款游戏的测试中,我们选择了从天衡山的高处出发,一路跑图直到璃月港深处的船上。


在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到,iQOO Neo7在不开启插帧时的平均帧率为59,其实已经非常流畅了,而此时的平均功耗也来到了5.84W。而在开启“提升帧率”模式后,帧率进一步提升到了116.6(58.3*2),而平均功耗也随之略微上涨,来到6.29W的水平。


但在切换到“优化功耗”模式后可以看到,游戏的平均帧率此时依然有44.8帧(即插帧后89.2帧),平均功耗也下降到了仅4.76W,效果可以说是极为显著。 

【【【快充:120W超快闪充,25分钟充满5000mAh】】】

有了高性能、强散热、流畅的帧率、灵敏的操控、出色的显示、震撼的音频和振感效果后,对于iQOO Neo7的用户来说,还有什么是必须要有的呢?很显然,答案是快充。

image081.jpg

如果你有关注过一些早期的高功率快充机型可能会知道,“快充”此前在很多时候与电池容量是难以兼得的,这主要是因为快充电池本身的结构更复杂、更占空间、更难提升能量密度。不过iQOO Neo7在坐拥120W 超快闪充的同时,还将电池等效容量“堆”到了5000mAh。在同级别的快充机型中,无疑是较为少见的大容量电池了。

image083.jpg

根据我们的实测结果显示,它确实不慢。在室温26摄氏度的情况下从1%开始充电,仅仅10分钟后电量就已经来到了58%,相当于10分钟充入了接近六成的电量。

image085.jpg

最终iQOO Neo7从1%充到100%,总共也只用了25分钟。对比目前主流的65W、80W快充,这款机型的充电用时足足要少了十多分钟,特别是前10分钟的充电速度,也完全能够满足玩家在“战斗间隙”快速让手机回血的需求。

【【【影像:IMX766V+光学防抖,影像也有了“旗舰”味】】】

众所周知,自从前几代机型开始,iQOO Neo系列就已经在后置主摄中引入了光学防抖,并因此凭借着大幅强化的拍照清晰度、夜景效果等,在同级机型中赢得了相当突出的口碑。


不过那时候的iQOO Neo系列机型虽然主摄有光学防抖加持,但在CMOS的配置上还相对“克制”。所搭载的基本上是诸如IMX582、三星GW1这类,中端产品力常见的高像素方案。

image015.jpg

但到了iQOO Neo7上,它的主摄直接用上了向索尼独家定制的IMX766V传感器,同时根据官方透露的信息显示,其部分影像算法更是直接来自于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影像旗舰vivo X80系列。

image088.jpg

这意味着什么呢?首先,IMX766V与过去iQOO Neo系列机型所使用的主摄CMOS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感器面积达到了1/1.56英寸,同时还有着中端方案所不可能具备的“全像素全向对焦”设计。

image090.jpg

样张:橘子 ISO108 23mm f1.88 1/100s

image092.jpg

100%中心放大


从实拍样张来看,这款新的旗舰级传感器赋予了iQOO Neo7强大的追焦能力,使得其可以更准确地锁定拍摄对象。同时更大的像素面积也显著改善了细节清晰度,例如在表现橘子皮表面的细微纹理时,明显带来了不错的解析力。

image094.jpg

样张:桂花(主摄2倍变焦) ISO810 46mm f1.88 1/50s

image096.jpg

样张:桂花(微距模式)ISO387 24mm f2.4 1/100s


其次,IMX766V强大的对焦性能,以及它作为“大底CMOS”的解析力优势,也意味着iQOO Neo7在很多时候其实都用不到那颗“独立微距副摄”。正如大家所见,使用主摄2倍变焦就可以轻易拍出比微距副摄更清晰、色彩也更好的微小物体了。

image098.jpg

样张:楼房 ISO100 23mm f1.88 0.0007s

image100.jpg

样张:楼房(2倍变焦)ISO100 46mm f1.88 0.0006s

image102.jpg

样张:楼房(5倍变焦)ISO100 117mm f1.88 0.0006s

image104.jpg

样张:楼房(10倍变焦)ISO100 231mm f1.88 0.0006s


说到解析力,当然还是得用经典的变焦场景来进行验证。可以看到,iQOO Neo7采用了同级产品中常见的“主摄+算法”方式提供“望远”能力。其最大变焦倍率为20倍,实测显示,它至少可以在5倍焦距上依然保证清晰可用的成像能力,甚至是即便放大到10倍,画面也没有出现特别严重的模糊,表现堪称优秀。

image106.jpg

样张:高楼 ISO100 23mm f1.88 0.0007s

image108.jpg

样张:高楼(超广角)ISO100 16mm f2.2 0.003s

image110.jpg

样张:室内 ISO2818 23mm f1.88 0.03s

image112.jpg

样张:室内(超广角)ISO4683 16mm f2.2 0.07s


当然,我们也考察了iQOO Neo7那颗800万像素超广角副摄的素质。可以看到,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iQOO Neo7的超广角能够保持与主摄一致的色彩风格,同时细节保留也不错。但在光线相对较弱的环境下,它则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后期“提亮”现象,虽然讨好眼球,但解析力以及与主摄的“一致性”就多少有些差异了。

image114.jpg

样张:高楼 ISO3773 23mm f1.88 0.15s

image116.jpg

样张:桌子 ISO4949 23mm f1.88 0.09s


最后在夜间场景的样张中可以看到,在诸如天空、阴影等画面中暗处的噪点控制上,iQOO Neo7几乎已经达到了当前中高端影像机型的水准。很显然,源于自家旗舰产品的大底和算法积累,确实给iQOO Neo7的整体成像品质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总结:自研技术立大功,堆料还得看蓝厂】】】

总的来说,iQOO Neo7无论是在整体的配置水准、还是实际测试中所反映出的性能、游戏,乃至影像品质,相比同系列的前几代产品,都可以称得上是又一次“脱胎换骨”式的巨大提升。

image019.jpg

iQOO Neo7这样的表现,虽然可以说反映了当前市场竞争的激烈,也反映了蓝厂对于iQOO Neo这条产品线的愈发重视,但无论是市场竞争的压力也好、“明星产品线”所承担的消费者期许也罢,那个厂商又不是这样呢?


因此,iQOO Neo7这非同凡响的堆料、更好的使用体验,明显不能简单以“竞争压力”去解释。毕竟谁都想做出一鸣惊人的产品,但却并不是所有品牌都有这个实力。

image017.jpg

iQOO Neo7之所以能够一口气堆上高配的屏幕、旗舰级的主摄、目前最好的SoC、技术领先的快充,在很大程度上显然都得益于蓝厂在相关领域本就投入得比较早,并有着相对更为充足的技术积累和更有优势的供应链体系。

image007.jpg

就拿此次iQOO Neo7所搭载的联发科天玑9000+主控来说,其实它并不是首个使用这款SoC的机型,但它在功耗、发热调校等方面,却足以让人发出“天玑调校、就服蓝厂”的感慨。而这,其实就已经能够说明很多问题了。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