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Ie 5.0 SSD即将普及,会是国产崛起的机会吗?

纵观最近这几年的消费级PC市场,PCIe 5.0 SSD可能算得上是最尴尬的品类,甚至或许都没有之一。

PCIe 5.0 SSD普及将至,这会是国产崛起的机会吗

早在英特尔12代酷睿和AMD锐龙7000系时代,PCIe 5.0 SSD就被作为了宣传重点


一方面回溯历史不难发现,大家能买到的第一批消费级PCIe 5.0 SSD普遍公布于2022年年中。换句话说,它们放到现在,已经算是一年半以前的“老玩意”了。

PCIe 5.0 SSD普及将至,这会是国产崛起的机会吗

但另一方面,几乎直到一个月之前,大家在市面上还看不到几家“一线大厂”的PCIe 5.0 SSD在售。无论三星、海力士,还是西部数据,它们在过去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似乎对消费级的PCIe 5.0 SSD采取了“充耳不闻”的态度。


而与之对应的,则是诸如宇瞻、海盗船、技嘉、微星、PNY这些非“头部存储大厂”,但在PC DIY领域是有相当知名度的品牌,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一直没有停止推出新款PCIe 5.0 SSD的步伐。


首批PCIe 5.0消费级SSD,普遍难以令人满意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只要有“尝鲜”过去这一年半时间里上市的PCIe 5.0消费级SSD的朋友就会知道,它们确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毕竟这些产品几乎全都基于群联E26打造,而群联这颗“业内首款PCIe5.0 SSD主控”众所周知有两大问题。

PCIe 5.0 SSD普及将至,这会是国产崛起的机会吗

我们三易生活实测的某款PCIe 5.0 SSD性能指标


第一就是它的性能本就“残血”,所以导致大量期待PCIe 5.0 SSD会比旧款性能翻倍的玩家,最后往往不得不面临高价买来的新款旗舰SSD却仅仅只提升了百分之二三十峰值速度的这一现实。

PCIe 5.0 SSD普及将至,这会是国产崛起的机会吗

为了照顾第一批PCIe 5.0 SSD的超高发热量,近年来的中高端主板普遍对SSD散热器进行了堆料


其次就是群联E26系列采用的12nm制程对于PCIe 5.0 SSD主控来说,多少还是有点“不够看”。这不只是限制了它的性能,更导致群联E26系列主控的PCIe 5.0 SSD普遍“高温”。从结果来说,就是大量早期的PCIe 5.0消费级SSD普遍采用了巨大的散热片,甚至直接影响到过去一两年里很多中高端主板的设计,它们通常会在SSD安装位多堆几根热管、加高几公分的鳍片。



当然,面对这样的情况,群联方面也没有无动于衷。所以他们后来又推出了改进款的“E26 MAX14um”主控方案,将SSD的理论顺序读/写性能提升到了14/12GB/s。只不过新主控的发热几乎一点也没减少,所以也造成了相应的产品依然几乎不可能被用于笔记本电脑、PC掌机、OEM主机等领域,基本只有少数尝鲜的DIY发烧友才会在他们的桌面平台体验这种“并不完美”的PCIe 5.0存储速度。


最近的一批新品,让事情出现了转机


不过当时间来到2024年年底时,情况似乎突然一下就发生了转变。


首先是在12月初,联想方面发布了一款名为“ThinkPad X1 Carbon Aura AI 元启版”的笔记本电脑。虽然乍看之下这就是一个名字很长的英特尔LunarLake平台长续航轻薄本。但作为一款“理应”纯粹主打长续航的轻薄本,它却有个与其定位格格不入的配置,那就是使用了一块M2 2280的PCIe 5.0 SSD

PCIe 5.0 SSD普及将至,这会是国产崛起的机会吗

这使得它不仅可能是到目前为止、非定制型消费类PC产品里首次出厂预装PCIe 5.0 SSD,而且考虑到相关产品的“超轻薄本”定位,更是暗示着它预装的这颗PCIe 5.0 SSD,很可能已然解决了致命的发热问题。同时在性能提升幅度方面,总算是满足了OEM厂商的需求,而不再是只能在发烧友圈子“玩票”的东西。

PCIe 5.0 SSD普及将至,这会是国产崛起的机会吗

在这之后,一批新的PCIe 5.0 SSD开始在市面上出现,并引发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比如联想这款笔记本电脑预装的海力士“PCB01”,比如三星的PM9E1。就在12月中旬,还即将迎来海力士P51的正式发布。根据目前曝光的相关信息显示,上述这些产品极有可能代表了量产消费级SSD的全新世代,即产品设计真正能够步入“实用性”,性能可以跑满PCIe 5.0带宽、发热量也不再那么大的时期。


新款SSD引发反思,国产替代或将迎来好时机


为什么这些新的PCIe 5.0 SSD突然变得“靠谱”了?从目前有限的技术资料来看,关键因素其实很单纯,因为无论SSD主控、还是其闪存芯片的半导体制程都终于等到了“进化”的时刻。比如,三星PM9E1就使用了5nm制程的主控和最新的第八代V-NAND,它们的能效比理所当然会比过去的12nm方案和前代闪存更好,所以性能提升、功耗和发热下降就变得非常“顺理成章”了。


但也正因为如此,让我们有产生了一些其他的想法。

PCIe 5.0 SSD普及将至,这会是国产崛起的机会吗

首先,消费级的PCIe 5.0 SSD其实早在2022年年中就已首批上市,但却长期表现为“不满血”的性能和过高的发热量。这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我们造成了误导,甚至让不少消费者一度以为,巨大的、带有热管(甚至是风扇、水冷)的散热器就应该是PCIe 5.0时代消费级SSD的“标配”。但如今的情况表明,这些其实都是不健全的技术所带来的“误导”。


所以这说明了什么呢?简单来说,它再一次提醒了我们在消费级市场盲目“追新”的代价。但也从某种程度给出了如何判断一项新技术是否已经真正成熟的参考标准。


简单来说,当某个细分市场大家公认的“头部大厂”大多都没下场,而只是一众二三线品牌率先发力时,大家确实就应该思考一下,这样的“新产品”是否靠谱。

PCIe 5.0 SSD普及将至,这会是国产崛起的机会吗

其次,也正是因为消费级PCIe 5.0 SSD这次从首批产品出现,到技术上可能真正成熟、适合普及,中间经历了至少一年多的时间跨度。这便不免让我们想到,它是否意味着供应链这次有了更好的“国产替代”机会?

PCIe 5.0 SSD普及将至,这会是国产崛起的机会吗

在公开信息中不难查到,时至今年9月,实际市面上已知的PCIe 5.0 SSD主控方案除了前面提到的群联、三星、海力士之外,还有包括阿里平头哥、华存电子、忆芯科技、英韧科技、得一微在内多家国内厂商的成果。


虽然他们之中有不少都“专注”于利润率更高的企业级、甚至是超算市场,但在首批PCIe 5.0消费级SSD口碑不佳,消费者又对新产品和国产替代兴趣盎然的背景下,如果其中真能有厂商端出基于国产主控、先进制程闪存,同样温度更低、速度更快的PCIe 5.0消费级SSD,那么它所能带来的口碑和影响力受益,恐怕会大大超过单纯的营收表现。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