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厂商不愿意让用户ROOT,如今已是公开的秘密。只不过自由、开放是Android生态的基石,所以Android阵营也没法像苹果完全禁止iPhone越狱一样禁止ROOT,因此手机厂商们也就选择了提高ROOT的前置条件Bootloader的解锁门槛。
比如,小米手机现在想要刷机、就需要用户参加考试,而这个考试的难度有多高呢?去年春季,知名Android虚拟框架“太极”的开发者weishu就曾透露,他在参加澎湃OS的Bootloader解锁答题时仅得到了30分,未能通过测试。因为小米的测试需要在15分钟内正确回答几十道涉及Android、数学、编程,乃至逻辑的题目,可谓是与公务员考试有得拼。
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来形容目前Android厂商对于ROOT、刷机所设的门槛,可以说是一点都不过分。显而易见,对于因为Android的自由、开放而选择Android手机的用户来说,厂商们主动提升刷机门槛的操作自然非常惹人厌。那么有没有让用户主动放弃刷机的办法呢?作为Android生态中的重要厂商,谷歌就在尝试给出解决方案。
近日谷歌方面宣布,解锁Bootloader的设备将无法使用Gemini Nano端侧模型。他们在支持文档中表示,“当AICore核心出现606-FEATURE_NOT_FOUND错误代码时代表功能不可用……如果设备的引导加载程序处于解锁状态,您也会看到此错误消息,因为ML KIT API不支持引导加载程序处于解锁状态的设备。”
事实上,ML KIT API是Android设备使用AI能力的基础,在Bootloader解锁状态下该API不工作,就意味着手机将无法使用端侧AI模型。不得不说,谷歌的这个做法相当聪明,他们并没有直接用硬性规则拒绝用户ROOT,而是“出了道题”,让用户只能在ROOT和AI中二选一。
ROOT之于Android属于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也是Android有别与iOS的一大卖点。作为后来者的Android何以与iOS形成区隔?ROOT代表的开放和iOS的封闭就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当年也吸引了一大批笃信互联网精神的极客为Android社区贡献力量,这就是彼时Android得以异军突起的关键。
由于Android社区的历史贡献,而且谷歌是Android的盟友、而非领导者,这就使得他们在Android生态里无法大权独揽。以至于每当谷歌表现出遏制ROOT的姿态,社区就会沸反盈天。比如在去年年末,谷歌突然封杀多个Android ROM包的指纹信息,直接导致了大量ROOT后的Android设备无法使用指纹识别。
由于设备经过ROOT就代表用户获得了Android设备的完全控制权,可以对系统内的所有文件、包括根目录文件进行增删改,但代价就是打破了设备原有系统的安全机制,使得恶意软件有机可乘,所以对于权限敏感的金融类应用也就无法在ROOT后使用。
为了解决ROOT与金融类应用不兼容的问题,Android ROM包的指纹信息就成为了关键。可谷歌封杀Android ROM包的指纹信息固然是对症下药,却引发了用户的不满。
相比简单粗暴的封杀某些可能被ROOT利用的功能,谷歌告知用户设备解锁Bootloader后将无法使用设备端Gemini Nano,等于是将皮球踢给了用户。由于Gemini Nano并非Android、或者说AOSP的一部分,就像金融类应用无法在ROOT后使用是相关开发者的权利一样,谷歌拒绝向ROOT设备提供Gemini Nano服务的行为无可指摘。
那么问题就来了,Gemini Nano和ROOT到底谁更香呢?答案显然不言而喻,如今端侧AI一定更吸引人。即圈即搜、语音实时翻译、哼唱搜歌、Magic Cue(魔法提示)、Camera Coach(相机教练)带来的体验升级,堪称是天翻地覆。
以Magic Cue为例,它相当于是验证码自动提取的威力加强版,可以自动收集手机上的一切数据信息,然后在用户需要用到的时候主动提供。语音实时翻译更是堪称魔法,能够做到跨语言直接聊天,Gemini会按照用户的声线,把你说的话翻译成对方的语言,直接来了一出“重建巴别塔”。
为了确保用户的隐私安全,上述一众AI能力都有赖于部署在Pixel系列机型上的Gemini Nano模型实现。换而言之,如果缺乏端侧AI模型提供的算力,手机AI会立刻停摆。相比ROOT带来的自由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实实在在提升体验的AI功能无疑更加实际。
所以谷歌这一次就是使出了阳谋,因为在目前的环境下,还支持ROOT的用户基本都是喜欢追求新鲜感的极客,而AI恰恰又是当下最新潮的技术。因此ROOT和AI二选一,谷歌直接就分化了ROOT爱好者。一旦其他Android厂商效仿,ROOT恐怕就真的会变成都市传说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