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9月底就将迎来包括联发科MT6993(天玑9500)、高通SM8850(或被命名为骁龙8 Elite Gen5)这两款全新的旗舰SoC。
按照目前流传的曝光信息显示,这批新的旗舰SoC大概率将会延续去年那种高达35%、甚至40%的峰值性能提升幅度。换句话说,继去年秋季旗舰平台一次进步相当于过去两年的幅度后,今年的旗舰SoC还将再一次延续这种超大的性能提升步伐。
但正如我们三易生活过去经常讲到的那样,当“顶级旗舰”进步巨大时,固然对于掏得起这份钱的“高端用户”来说是件好事。但与此同时,如果那些次旗舰、中端平台达不到这么大的进步幅度,就会意味着它们的性能被旗舰平台进一步“甩开”。
很显然,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那么既不利于手机厂商“非旗舰产品”的性价比,同时当顶级旗舰硬件的性能过于“高高在上”时,还可能会反而导致软件开发者在旗舰与非旗舰之间“两头为难”。从而导致旗舰平台难以被充分适配,无法真正在日常使用中发挥出跑分成绩那么明显的性能优势。
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的朋友可能会说,“那我直接买老款旗舰机,或是搭载老款旗舰SoC的新款中端机不行吗?”
前者确实是可以,但后者恐怕是有点难了。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说?其实纵观最近流传的一些说法就不难发现,无论高通、还是联发科,似乎都在有意“阻止”手机厂商直接用上一代老旗舰SoC做新款中端机型的行为。
比如,高通很可能会在发布新旗舰SM8850的同时,也推出基于上代Oryon架构,但融入部分新技术的次旗舰SM8845(据称或将被命名为骁龙8 Gen5)。而且目前已经有传言称,SM8845的价格会低于目前的SM8750(即骁龙8 Elite),同时性能基本相当。
除此之外,有说法称高通正在考虑推出“SM8735 Pro”。从型号上就不难看出,其大概率会是骁龙8s Gen4的超频版本。目前的传言表示它大概率会成为新世代的“次次旗舰”,对位联发科的天玑8000系列,用于抢占2500元左右的性能向机型这一细分市场。
在联发科这边,此前便有消息称,已有知名品牌的“中端性能机”在测试“天玑9400++”方案。考虑到联发科此前就曾将天玑9300+小改为天玑9400e、作为新一代次旗舰,所以就不排除所谓的“天玑9400++”届时也会被“重命名”,不以超频版老旗舰、而是以“新旗舰衍生款”的方式亮相。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无论高通还是联发科,大家似乎都并不介意、甚至是有意鼓励新一代的“次旗舰”能够达到前代旗舰的性能水准。但与此同时,他们似乎也在有意无意地“阻止”手机厂商直接拿老款旗舰SoC推出新一代的次旗舰或中端机。
为什么会这样?首先从前文提及的种种现象大家就不难看出,这些芯片厂商并不是为了限制“次旗舰”的性能才这样做。而且从目前的各路传言来看,不管是完全新研发、性能等同于上代旗舰的“新·次旗舰”,还是拿上代旗舰“改修”而来、“不那么新的次旗舰”,它们的价格都要比直接采用前代旗舰更便宜,“性价比”反而更高。
其次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新的“次旗舰”虽然多少会融入部分新旗舰的功能特性,但至少对于目前的安卓阵营来说,同代次的次旗舰与旗舰SoC,在架构设计上往往依然有着显著的区别。也就是说,芯片厂商推广“新次旗舰”,也未必就是为了加速新架构、新指令集的普及。
如此一来,合理的解释似乎就只剩下了一种,那就是芯片厂商不愿意老旗舰被用在新的中端机型上,更多的可能是为了维持产品线的“保值率”。说得更直白一点,也就是“老旗舰再老,也得维持旗舰的身份”。
事实上,这是一个完全能够理解的逻辑,因为无论是站在芯片厂商、还是手机品牌的角度来说,“拿老旗舰芯片做新款中端机”固然可能会带来不小的出货量,但确实有可能伤害到此前已经买了老款旗舰机型用户的“情绪价值”。
因此对于芯片厂商来说,“制止”这种行为短期来看虽然可能会造成部分芯片的出货量下降,但长期来看则可以令产品线更加“有序”,有利于提高旗舰产品线的“形象”和综合利润率。从而避免出现老款旗舰机型疯狂降价甩货,厂商们“哭着数钱”的尴尬局面。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