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屏幕竞争加剧,国产屏厂崛起挑战三星

在最近旗舰新机的消息中,关于屏幕升级的消息引发了众多关注,例如一加13就已经官宣将搭载具备2K分辨率的“第二代东方屏”,并将用上重新定制的光腔结构和重新设计的电路布局,在低灰阶效果、亮度,以及寿命等方面将有大幅提升。同时,iQOO 13也将首发基于京东方新一代Q10发光材料打造的2K分辨率直屏,在显示性能方面迎来全面进阶。此外,OPPO、小米、realme等品牌的旗舰新机也均有消息透露将在屏幕规格上有所进化。

智能手机屏幕竞争加剧,国产屏厂崛起挑战三星

对智能手机而言,屏幕作为用户与设备交互的第一界面,其规格与质量的进化无疑是吸引用户关注的重点之一。随着各品牌旗舰新机的即将亮相,屏幕规格的进化自然也引发了众多的讨论。在目前新机屏幕的相关消息中,其实隐藏着一个关键信息,即国产屏厂正在强势崛起,并与国产手机品牌有着更紧密的深度联动。


事实上国产屏厂崛起的苗头早已悄然显现,时间可以追溯到去年甚至更早,京东方、TCL华星、维信诺,以及天马等国产屏厂凭借技术创新、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优势,被众多中高端机型所采用,其中既有如一加12这样的性能旗舰,也不乏如小米13 Ultra这样的顶级旗舰,这些国产屏幕不仅在色彩表现、亮度、对比度等基础参数上达到一流水平,更在刷新率、设计、护眼方案等方面实现了突破。这一转变,无疑是对国产屏幕质量和技术水平的证明,也反映了国产手机品牌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决心。

智能手机屏幕竞争加剧,国产屏厂崛起挑战三星

据调研机构Omdia《中小型面板市场追踪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中小尺寸AMOLED面板(9英寸及以下)市场总出货量达8.42亿片,同比增长11%。但在市场大盘增长的同时,原本占据市场份额“半壁江山”的三星,其出货量份额却首次大幅下降至43%,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更预示着行业格局正在发生变革。


与三星份额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屏厂的出货量份额实现了快速增长,不仅侵蚀着三星的传统市场份额,更对排名第三的LG构成了严峻挑战。具体来说,京东方凭借过去多年的布局,在色彩、色准、亮度、护眼特性等方面均有亮眼的表现,去年末推出的初代“东方屏”更是展现出了较高的水准,因此其出货量份额超越LG跃居第二,达到15%。而随着第二代“东方屏”即将问世,其出货量份额或将将继续维持增长态势。

智能手机屏幕竞争加剧,国产屏厂崛起挑战三星

小米14 Ultra采用的屏幕便来自TCL华星


在其他厂商方面,维信诺和天马也分别凭借9%和8%的市场份额,占据出货量排名第四和第五的位置,并且由于LG方面出货量份额正呈现萎缩状态,因此极有可能被超越。值得一提的是TCL华星,虽然其目前出货量份额仅排名第七,但其顶级面板接连被小米13 Ultra、小米14 Ultra所采用,这说明其在手机屏幕领域的突破与布局同样也有着巨大的潜力。国产屏厂的集体崛起,预示着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但格局将进一步多元化。


虽然国产屏厂对市场格局的影像正在增加,但无论对手机厂商还是国产屏厂而言,手机屏幕的研发和定制都是极为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技术与资金的较量,更是对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的理解和把握。OPPO官方人士曾透露,为提升屏幕的素质,过去三年内OPPO累计投入了1亿元资金,这一投入的效果之一,便是实现了屏幕边框的进一步收窄,由视觉四等边进化为物理四等边,这一创新的核心思路,或在于将封装完毕的屏幕视为整体结构件,优化屏幕与手机边框的衔接方式,进而达到提升屏占比的目标,OPPO Find X8系列的屏幕便是成果之一。

智能手机屏幕竞争加剧,国产屏厂崛起挑战三星

iPhone 16 Pro Max采用BRS窄边框技术,边框进一步缩窄


事实上目前收窄边框、提升屏占比的设计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苹果最新的iPhone 16系列便采用了这一设计,其通过新工艺收窄了屏幕边框升了用户的视觉体验。而据多方消息显示,,三星Galaxy S25系列同样有望跟进这一设计趋势,并有望创造Galaxy S系列最窄边框的新记录。这一趋势的普及,将推动手机屏幕继续向更窄边框、更高屏占比的方向发展。


而在屏幕定制方面,手机厂商所需要花费成本同样不菲,vivo方面相关人士就曾表示“vivo X200系列定制了三块屏幕”,成本要“好多个亿”,相关人士更进一步表示vivo在一年前就已经启动了名为“珠峰计划”的项目,计划在3年内投入10亿元,与屏幕厂商合作探索屏幕性能的新高度,iQOO 13的屏幕就是合作的第一份答卷。这一事实再次证明,国产屏厂与手机厂商之间的深度合作,正在推动智能手机屏幕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智能手机屏幕竞争加剧,国产屏厂崛起挑战三星

在国产屏厂崛起的壮征程中,三星依然是一道不可忽视的“高山”,其凭借庞大的市场份额与深厚的技术积累,成为了国产屏厂前行道路上的拦路虎。尽管近年来,众多国产手机品牌纷纷加大了采用国产屏厂产品的比例,试图通过优化本土化供应链来增强市场竞争力,但三星凭借其在苹果iPhone系列及自家手机产品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全球范围内庞大的出货量,依然稳居占据市场领先地位。这一现状,无疑为国产屏厂的进一步扩张设置了不小的障碍。


然而随着国产屏厂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三星在屏幕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正在逐步被削弱。这一点从近期手机市场的动态中便可见一斑:有消息称在首批搭载高通骁龙8至尊版主控的旗舰新机中,仅有真我GT7 Pro一款机型选择了三星屏幕,且该屏幕或为三星首款1.5K等深微曲屏。这一消息无疑证明在国产屏厂的竞争压力下,三星正积极寻求变化,通过更广泛的定制服务,以及更新幕技术以保持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智能手机屏幕竞争加剧,国产屏厂崛起挑战三星

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屏厂的崛起不仅体现在技术上的追赶,京东方被引入iPhone 16系列供应商名单的事实,也证明了市场认可度的提高,其不仅为苹果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屏幕选择,也标志着国产屏厂在高端屏幕市场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同时,有消息称京东方可能成为新iPhone SE屏幕的主要供应商,这一消息无疑给国产屏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进一步加剧了三星面临的市场压力。


国产屏厂的崛起和三星的转变,不仅反映了手机屏幕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也为手机本身的发展和用户带来了诸多好处。对于手机本身而言,这将促进技术的不断创新与产品的多元化发展;而对于用户而言,则意味着将拥有更多选择,享受到更高品质、更具性价比的手机产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