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顶级旗舰机型配上超快速充电,真的很难吗

众所周知,如今“旗舰手机”的概念早已发生了进一步细分。基本在大约三千元左右的价位段上,就已经可以买到使用最新一代、最强性能SoC的“旗舰机”。但这类机型通常除了SoC之外,在做工、影像、屏幕等方面表现往往都比较一般,基本就等于“买芯片送手机”。

给顶级旗舰手机配备超快速充电,真的很难吗

预算再高一点,就到了“旗舰机”最为多样化的价格区间。在这个价位段,可以买到专注性能、显示和散热的“游戏旗舰”、也能买到偏影像、做工和自拍的“时尚旗舰”。当然,以安全性、大容量和长续航为主要特征的“商务旗舰”,绝大多数也不会超过这个价位。


接下来,便是各品牌普遍最重视的“顶级旗舰”品类。这些机型通常会拥有同世代最好的做工、最强的影像配置、最大的存储容量,同时在功能上也是尽可能地做到全面。而且它们往往还会具备一些独占的、首发软硬件特性,以尽可能彰显厂商的技术实力。

给顶级旗舰手机配备超快速充电,真的很难吗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对于这些“顶级旗舰”来说,有那么一个功能却往往是它们普遍的技术和体验短板。在这个方面,价格最高的机型却往往反而不如很多卖得便宜的旗舰机,甚至有时候还不如一些非旗舰产品。


这,就是超高功率的有线快充。

给顶级旗舰手机配备超快速充电,真的很难吗

纵观整个手机市场会发现,如今顶级旗舰的有线快充峰值功率基本集中在80到100瓦的范围内。相比之下,“非顶级旗舰”甚至是“非旗舰”却有很多都配备了120瓦、165瓦、200瓦,甚至是更高功率的有线快充。


这是为什么呢,是这些标称数据很高的快充实际上没那么快吗?从各家公布、以及我们实测的数据来看,情况并非如此。比如那些200瓦以上峰值充电功率的机型,普遍都能做到10分钟左右就从1%充满电量。相比之下,现在的顶级旗舰用它们80瓦、90瓦的快充方案,往往都需要半小时以上、有时甚至1小时左右才能充满电池,体验明显就要慢了非常多。

给顶级旗舰手机配备超快速充电,真的很难吗

那么,是超高功率的快充发热太大,用户体验不够“完美”吗?乍看之下这似乎有点道理。但一方面来说,当手机的充电速度快到一定程度(比如说3、5分钟就能充入一半电量)之后,“边充边用”的温控反而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毕竟再怎么狂热的用户,放下手机几分钟还是不难的。相反,较低功率、但长时间的充电,再怎么优化也不可能做到“边充边用”时完全不发热,对用户体验的影响反而更加明显。


而且从此前各厂商公布的一些数据来看,“超高功率快充伤电池”的情况大抵也已经是老黄历了。


纵观那些峰值功率达到200瓦以上的超高快充机型,无一例外都使用了特殊的长寿命电池。哪怕是一天一充,少说也能确保1600次以上的循环寿命,换算下来也就是4年以上的使用时间,就算是对于旗舰而言,这个使用周期也已经足够长。更不要说现在安卓阵营主流厂商的官方更换电池服务普遍价格并不高,真那么在乎电池寿命问题,只需花个几十元去换快新电池,就相当于又能延长好几年的使用寿命。

给顶级旗舰手机配备超快速充电,真的很难吗

如此一来,到底是什么原因阻止了超高功率的有线快充在顶级旗舰里的出现呢?根据我们三易生活的观察,或许有两种可能性。


其一,是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峰值快充功率难以兼顾。说得更直白点,因为顶级旗舰机型往往内部堆料更足,散热、影像、扬声器这些部件要占据大量的空间,所以就使得它们往往需要使用超薄型的电池才能满足手感和造型方面的要求。但是考虑到顶级旗舰的目标用户使用场景,这些超薄型电池的容量还不能太小。

给顶级旗舰手机配备超快速充电,真的很难吗

众所周知,高密度电池往往不兼容特别高功率的快充,所以这就导致,许多追求“超高速快充”的机型要么电池容量必须相对较小、要么就是机身得特别厚。而对于顶级旗舰来说,显然“小容量”和“厚机身”是无法容忍的缺点。相比之下,充电慢一些反而就没那么大的槽点了。

给顶级旗舰手机配备超快速充电,真的很难吗

另一方面,成本方面的压力可能也是一个难以忽视的因素。要知道,无论超高功率的充电器、还是支持高功率的电池,硬件成本都要远高于普通快充设计。这可不是说几十元的差距,而很可能是一整套体系下来就会产生好几百元的成本增加。

给顶级旗舰手机配备超快速充电,真的很难吗

大家可不要觉得都“顶级旗舰”了,几百元的成本又算得了什么?问题就在于,对于那些定位相对低一点的机型来说,想要省出这几百元的成本(最后让售价不增加)可能并不难,可对于顶级旗舰而言,很多细节的设计和配置都是“不能省”的。所以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加高功率快充,最后带来的结果很可能就是售价的直接、且显著增加。


况且现在的市场现状,就是确实没有哪怕一款“顶级旗舰”配备了高于120瓦的有线快充方案。所以对于任何一个手机厂商来说,就算他们在技术上能够做到让顶级旗舰兼容160瓦、200瓦,甚至更高功率的快充,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用显著增加售价来实现这个目前并非“目标用户关注点”的功能,似乎也显得不是那么的有必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