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柔性OLED如今已成气候,未来更具想象力

随着OLED相关技术的不断成熟,如今中高端智能手机已逐步转向这一面板,并且柔性OLED屏幕也已经在越来越多机型上出现。而备受关注的折叠屏手机更是如此,例如在OPPO方面在不久前发布的小折叠机型Find N3 Flip上,所采用的6.8英寸AMOLED内屏除了支持1Hz-120Hz的自适应多频动态刷新外,峰值局部亮度可达1600nit、全局亮度也达到了1200nit的水平。

display-1.jpg

但与以往三星、LG在高端OLED面板几乎垄断的市场格局不同,目前包括OPPO、vivo、小米、荣耀、华为在内的主流厂商,已经正在将国产屏幕面板逐步引入到中高端、甚至是顶级旗舰产品上。甚至有传言称,苹果方面也在考虑在iPhone的供应链体系中增加国内屏厂。作为目前已经在智能手机中非常普遍的柔性OLED面板,更是成为了国内各屏厂的必争之地。

display-5.jpg

柔性OLED屏幕的几种基本形态


所谓柔性OLED,实际就是制作在柔性基板上的OLED屏幕,并凭借着柔韧性更好等特性,自出现以来就受到了诸多终端厂商的青睐。目前柔性OLED的主要应用还是在手机市场,也已经被广泛用在中高端机型上。而对用户来说,由于柔性OLED面板所使用的COF(Chip OnFilm)和COP(Chip On Pi)特性,可以将部分组件弯折到屏幕下方或背部封装,因此屏幕边框可以做得更窄,使得视觉效果更为出色。


此外柔性OLED的更大亮点,就是催生了折叠屏手机这一全新产品形态的诞生。不过由于需要同时兼顾显示效果和可折叠的特性,因此制造难度较高,所以在折叠屏手机中屏幕的成本相对较高,往往占据了整机很大一部分的比例。而后续进一步降低可折叠柔性OLED面板的成本,也将成为折叠屏手机逐步普及的关键因素之一。

display-7.jpg

平板电脑除了OLED,还有Mini LED这样成本更低、显示效果更好的选择


那么为什么在更大尺寸的平板电脑上,柔性OLED面板的应用却并不多见呢?其实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其一,是由于平板电脑的产品特性,使得其对于屏下指纹识别的需求并不敏感,而手机则恰好相反,但目前只有OLED屏幕可以搭配屏下指纹识别模组使用。其二就是平板电脑除了OLED之外,还有成本更低、显示效果同样出色的选择,例如Mini LED屏幕。再加上由于平板电脑的体型相对较大,所以柔性OLED可有效缩小屏幕边框的优势并不那么明显,尤其是与屏幕尺寸更小的手机相比,并不那么突出的视觉效果也阻碍了相关厂商使用OLED的热情。


由于近年来国内屏厂在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也使得其在面对三星、LG等此前的头部OLED面板厂时有了更多的底气,因此诸多主流手机厂商也愿意将优秀的国产面板引入到自己供应链体系中,甚至还会采用联合研发的方式来实现相关产品的差异化。

display-2.jpg

强调护眼功能、并在防蓝光认证等相关功能上下功夫,也成为了许多厂商力推的方向


例如小米的顶级影像旗舰小米13 Ultra,就采用了与TCL华星联合研发的6.7英寸2K柔性OLED屏,由于使用的是新的C7发光基材,因此能够实现2600nit的峰值亮度。此外这块屏幕的亮点还有诸如支持1-120Hz的自适应刷新率,在专业原色屏模式下色彩还原更真实、视觉体验更出色等特性。


诸如OPPO Find N3 Flip配备的6.8英寸京东方柔性OLED内屏,就采用了COE无偏光片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环境光反射,大幅提高显示透过率,避免屏幕显示受到环境光的影响。同时其所支持的Pro XDR,不仅能大幅减少了画面的卡顿和延迟,而且在影音娱乐等应用场景中还能带来更好的体验。

display-6.jpg

1mm屏幕边框的视觉效果


此外,目前各大主流厂商的相关机型大多还提供了诸如高频PWM调光、类DC调光等护眼措施,并且在在防蓝光认证、护眼功能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甚至有厂商已经将PWM调光提升到了3840Hz的地步。为了进一步提升视觉体验,TCL华星通过优化创新电路结构,还实现了屏幕四边边框仅1mm的极限宽度,同时还实现了约为8%的功耗降低。

display-8.jpg

在韩国显示器产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中,以京东方为代表的国内屏厂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尽管目前国内屏厂正在逐步崛起,但韩国面板厂商依旧还占据一定的优势。据韩国显示器产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韩国去年以81.3%的全球OLED市场份额位居第一,但到了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柔性OLED面板的出货占比就达到了41.8%,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据调研机构Stone Partners预测,2023年第二季度TCL华星、京东方、天马、维信诺等国内屏厂将出现大幅增长,出货量占比或将达到50.2%,并超越韩国面板厂商。


当国产柔性OLED面板成本优势凸显,以及良率的不断提高,也使得其受到了越来越多手机厂商的青睐,并逐步降低对于韩系面板厂商的依赖。并且随着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国产屏厂也正在不断拉近与三星、LG的技术差距,特别是在面向主流市场的产品上,包括京东方、TCL华星,以及天马等厂商的产品与后者同类面板基本已无差距,但在旗舰产品上,三星的高端面板目前依旧还是国内屏厂追赶的目标。

display-4.jpg

车载显示或将是柔性OLED屏幕发力的重点方向


未来随着各类终端产品对于OLED屏幕需求的扩大,柔性OLED面板显然还将有着更大的市场空间。诸如在三星Galaxy Z Flip5上已经出现的异型外屏,就可能会成为这类折叠屏机型的一大方向,而受车内空间设计的限制,柔性OLED也极有可能会以异型屏的形式出现,这些屏幕通过设计师的奇思妙想,将为用户带来更具科技感的视觉体验。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也势必将会为国内屏厂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