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小米方面刚刚推出的顶级影像旗舰,小米13 Ultra在4月18日晚间已正式亮相。根据近日的相关爆料显示,此次小米13 Ultra同样采用了康宁的Gorilla Glass Victus玻璃,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大猩猩玻璃”,虽然在此次发布会中小米方面并未确认这一传言,但鉴于这类机型一贯不惜工本打造的惯例,小米13 Ultra的屏幕覆盖玻璃必然是具备更高耐磨性和抗冲击力的特种玻璃。
事实上,随着智能手机屏幕尺寸的不断增大,具备更高耐磨度和抗冲击力的特种玻璃也成为了提升用户体验的法宝之一,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康宁的“大猩猩玻璃”一度成为高端机型的标配。并且“大猩猩玻璃”也在不断演化,例如最新的Gorilla Glass Victus 2就已经在三星Galaxy S23系列机型搭载。
据了解,“大猩猩玻璃”可大致分为六代和三个系列,前六代的“大猩猩玻璃”更注重耐磨性和在平整表面下的抗冲击能力,也就是对刮擦和一般环境下平整表面的跌落有较强抵抗力。到了全新的Victus系列,康宁方面开始更注重真实的使用环境,并增强了在更粗糙表面跌落的抵抗力。
在实验室的测试环境中,使用Gorilla Glass Victus 2的测试产品从1米高度跌落还能够保证完好,对比对象则从0.5米高度跌落即可能损坏。自从苹果方面在iPhone机型上首发“大猩猩玻璃”后,康宁在智能手机上游产业链也受到了诸多的关注。
但对于手机厂商而言,供货链单一显然并不是件好事。随着折叠屏机型的出现,肖特这家拥有超过135年历史的公司也站了出来,成为当前折叠屏机型盖板玻璃的主要供应商之一。该公司旗下的UTG系列赛绚Flex、赛绚α玻璃就曾陆续被小米MIX Fold2、vivo X Fold、三星Galaxy Z Fold3,以及部分Galaxy Z Flip3机型采用,其中Galaxy Z Fold2与Galaxy Z Flip的UTG玻璃盖板更是由肖特独家供应。相比之下,康宁则仅获得了部分Galaxy Z Flip3的UTG玻璃盖板订单。
根据肖特方面公布的相关信息显示,赛绚Flex的厚度仅30微米,但能够将屏幕强度提高2.25倍,加工后可实现小于1毫米的弯曲半径,而肖特赛绚α的弯曲半径则可低于2毫米,能够实现数十万次的弯折,同时将屏幕强度再提升1倍。
在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智能手机所使用的特种玻璃品牌中通常只有海外昌洒还能够的身影,直到荣耀Magic3至臻版的亮相,首次提到了纳米超曲纳米微晶玻璃。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这款玻璃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纳米级金属氧化物晶粒作为晶种,经过高温加热后玻璃材质的内部会长出数十纳米尺寸的纳米晶颗粒,从而形成微晶与玻璃相结合的微晶玻璃,并能够兼具坚固性和高透光性能,再进行二次强化才得到超曲纳米微晶玻璃面板,其相较普通玻璃面板的正面抗跌表现有着显著的提升。
随后在Mate50系列上,华为方面则带来了自研的昆仑玻璃。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其是经过24小时高温纳米晶体生长、108道微晶原材及面板加工工序,以及1600度铂贵金属熔炼工艺的打造,而通过复合粒子强化注入,昆仑玻璃的面板中有数亿个高强度纳米晶体可用于抗冲击阻开裂。据称,一片昆仑玻璃最多可承受32KG的重物压力,让手机整体变得耐摔10倍,同时这款玻璃还获得了业界首个瑞士SGS五星抗跌耐摔认证。
就在此前魅族20系列的新品发布会上,该系列中市场定位最高的魅族20 INFINITY无界版同样也采用了自研的魅族泰坦玻璃。据悉,这款玻璃是采用透锂长石作为晶种,通过750℃高温深度晶化形成50nm晶体盾牌,拥有抗微裂纹工艺,号称硬度高达HV722,可抵御65g钢球,弯曲强度达1135Mpa。
事实上,仅从公开资料中不难发现,华为、荣耀,以及魅族推出的特种玻璃都采用的似乎是纳米晶体技术,并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加入金属材质作为晶种,以提升玻璃的强度和耐磨性。不过截至目前,华为与荣耀尚未与魅族一样公开晶种的材质和具体数据。
而对整个手机市场来说,各种高性能特种玻璃的大量出现,无疑也在为智能手机提升使用体验和安全性“保驾护航”。并且目前这一领域的市场格局,也已一改以往海外厂商主导的局面,诸如华为、荣耀、魅族等厂商的加入也带来了更多国内厂商的声音。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特种玻璃的不断发展也势必将会进一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带来更为坚固、耐磨的机身以及更好的使用体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