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玑8000系列技术详解:一个有想法的设计,和一个有趣的转变

在2022年3月的第一天,悬念持续了两个多月之后,联发科方面发布了全新的天玑8000系列轻旗舰5G移动平台。

image001.jpg

说实在的,对于天玑8000系列,包括我们三易生活在内的许多人此前都以为会是天玑9000的“青春版”。但发布后我们却发现,无论从硬件配置、还是从功能设计的思路来看,天玑8000系列都可以视作是一条独立的全新系列。甚至对于联发科而言,天玑8000系列所代表的市场定位,也是他们此前较少涉足的领域。


是不是感觉到有些好奇了?下面就让我们一步步地为大家来揭示,天玑8000系列此次的“魔力”到底如何吧。


有想法的架构设计,一切为了能效比和兼容性


首先,从最基础的计算架构来看,天玑8000系列此次全系采用了台积电的5nm制程,同时配备了“四大四小”的Cortex-A78+Cortex-A55 CPU架构,以及ARM Mali-G610 MC6 GPU。

image003.jpg

发现什么问题了吗?一方面,天玑8000系列没有使用现在流行的“1+3+4”三丛集设计,并没有超大核,而是配备了四颗主频都很高的大核。另一方面,天玑8000系列没有配备最新的Cortex-A710+ Cortex-A510 CPU架构,而是依然在使用Cortex-A78+ Cortex-A55。最后在CPU未使用最新架构的情况下,GPU却又用上了最新的Mali-G610,而非与CPU同期的Mali-G78/G68方案。


很显然,这是一种不太寻常的设计。那么联发科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大家要明白,在当前的其他许多旗舰SoC里,“超大核”很多时候都被用于给超重负载的应用“兜底”。比如说当你运行一个画面极其复杂的游戏,或是进行8K视频的机内剪切时,通常默认会先使用三颗大核和四颗小核,如果此时遭遇性能缺口,那么“超大核”就会启动,以降低明显卡顿发生的概率。除此之外,超大核当然也能提高在跑分软件里的单核成绩,带来“显著提升的单核性能(分数)”。

image005.jpg

相比之下,“四大四小”、无超大核的设计虽然在峰值单核性能上可能没那么好看,但却意味着在主流的中负载应用以及游戏中,可以随时有四个、而非仅仅三个大核来进行并行计算。更不要说天玑8000系列此次的四个大核主频都相当高,甚至比很多有“超大核”配置的旗舰SoC里“大核”的主频要高得多。换而言之,在更接近日常使用的中等负载下,天玑8000系列很可能反而有性能上的优势。

image007.jpg

整个天玑8000系列的CPU设计,很明显都是冲着“在当前的安卓生态的环境下,追求主流应用性能和能效比最大化”去设计的。它们可能在超重负载的大型软件里表现不及顶级旗舰SoC,但在更多时候的日常使用中,其CPU架构却可以轻易发挥出更好的兼容性、更低的功耗,甚至是更快的速度。

image009.jpg

同时,Mali-G610 GPU不仅能效比高于上代架构,也更兼容当下安卓软件应用生态。所以天玑8000系列在CPU上采用这样的设计,却在GPU上积极用上最新的架构,也就不令人奇怪了。


源自旗舰产品的周边功能,甚至还有额外加强


CPU与GPU架构上格外用心的天玑8000系列,在其他的外围功能上这一次也同样不简单。

 

正如我们此前已经说过的那样,天玑8000系列此次配备了Imagiq 780 ISP(图像信号处理器)、APU 580 AI单元,以及MiraVision 780 显示处理单元。从这些周边单元的命名上就不难看出,天玑8000系列在外围的功能模组上,基本直接袭承了天玑9000的诸多新技术。

image011.jpg

这也就意味着,天玑8000系列理所当然地承袭了天玑9000在AI计算、影像计算方面的最大特点——高能效比。

image013.jpg

高能效比意味着天玑8000系列可以在更多的场景下调用APU,以AI加速的形式来运行其他SoC上可能需要传统计算单元参与的任务。例如根据官方的演示就可以看到,天玑8000系列具备与天玑9000相同的夜景AI降噪算法。它基于APU运行,但效果却比传统基于ISP和CMOS连拍计算出的效果更好、更省电,也更节约时间。

image015.jpg

又比如说在播放视频时,天玑8000系列支持视频的实时增强演算。这个功能在如今的高端机型中已经非常常见,但很多机型都会提示用户“开启此功能会带来功耗的额外上升”,这是因为它们往往使用了GPU进行画面的逐帧分析和处理。相比之下,天玑8000系列不仅有着能效比超高的APU单元,而且联发科本身就是业界顶尖的电视芯片生产商,所以他们的AI视频HDR算法不仅更为省电,效果也比传统的处理方式更好。

image017.jpg

当然,由于产品定位上的不同,天玑8000系列周边功能模组的具体规格,与天玑9000相比还是有差异的。但更有意思的是,这种“差异”并不都意味着简配。与此同时,在蓝牙、WiFi,以及关键的5G制式和网络吞吐量上,天玑8000系列又完完全全承袭了天玑9000的各种最新技术,并没有任何差异。


这也就意味着,虽然在算力方面天玑8000系列的定位并非顶尖旗舰SoC,但其部分多媒体性能以及网络连接性能,是完全达到了很高的水准,甚至可能比一些现有的旗舰SoC还更强,能够提供更好的显示和视频播放质量。

 

体验为王,天玑8000系列或将搅动高端市场

 

其实纵观整个天玑8000系列的设计思路不难发现,一方面,联发科完全跳出了当前其他厂商常见的CPU设计思路,选择了独特、而且更“接地气”的特殊方案;另一方面,它的多媒体和连接功能设计又达到了行业里少见的高水准,特别是高品质HDR视频拍摄和回放能力,以及对于最新R16 5G网络和低延迟WiFi,以及蓝牙连接能力的支持,理论上都能带来相当令人印象深刻的体验。

image019.jpg

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回顾联发科从2019年底推出首款天玑5G SoC至今的发展路线就会发现,不盲目跟风“新制程、新架构”,而是以能效比作为优先切入点,基于实际使用场景去设计芯片的思路,其实早在最初的天玑1000上就已经能够看出端倪。更不要说天玑8000系列此次的AI功能、影音功能,很多也都是联发科积累多年的技术成果,所谓的“翻身”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而恰恰是不断努力后的从量变到质变。


另一方面,如果说曾经的天玑高端芯片在宣传上往往还要强调制程、性能的领先,要塑造产品在技术层面上领先印象的话,那么此次的天玑8000系列则很明显地将重点放在了出色的能效,以及优质的多媒体功能等方面。正如我们在此前所说的那样,天玑8000系列此次的搭载机型,很可能会具备高水准的摄像头和屏幕显示效果,而这些在以往的搭载联发科芯片的机型上其实并不那么多见。

image021.jpg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转变。因为这足以说明,联发科如今正试图“打动”的消费群体,已经不再局限于只注重技术规格的那一小部分极客用户,而是希望得到更广泛高端用户群体的青睐。这不只反映出如今的联发科已经在产品研发方面有了更充足的技术积累,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剑指“高端”这个高附加值的细分市场,比如天玑8100不仅有出色的能效,在影像/影音方面还有不俗的表现,实际上也让人看到了如今联发科无论是在手机厂商、还是在消费者中,都已经收获了远胜以往的口碑和品牌形象。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