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栏都能塞广告?这事其实全赖运营商

作为如今用户最多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智能手机无疑称得上是不折不扣的金矿。为了发掘智能手机的价值,开发者甚至连陀螺仪都盯上了,由此也就有了大名鼎鼎的“摇一摇广告”。如今信号栏也成为了广告的载体,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吐槽,自己手机信号栏处的运营商名称发生变化,多出了类似广告的文字。

信号栏也能塞广告,这事全赖运营商

从网友分享的截图来看,在状态栏里原本显示的运营商名称,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宣传信息和广告。但不同地区用户看到的内容各不相同,例如青岛用户看到的是“青岛啤酒节”、盐城用户看到的则是有关苏超的“盐帝必胜”。


对此中国移动客服表示,确实存在改名的情况,如某地区与运营商有开展活动,活动期间运营商名称就会发生变化,多出一段文字,活动结束后就会自动变回,在此期间用户如需关闭可向运营商反馈。


没错,这次在状态栏上显示广告,还真不是手机厂商或App开发者干的,而是出自运营商之手。

信号栏也能塞广告,这事全赖运营商

当然,国内的运营商也只不过是学习了海外同行的先进经验,玩了把“Copy to China”。比如在今年夏季举行的沙特电竞世界杯上,沙特电信公司(STC)就在用户手机的状态上“Esport World Cup”宣传造势。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运营商能在手机状态栏展示自己的广告呢?其实运营商的名称会显示在状态栏上,这一切都与PLMN Name(运营商名称)有关,而PLMN是每个运营商网络的专属识别码,用于告知手机接入了哪个运营商的网络。

信号栏也能塞广告,这事全赖运营商

按照3GPP TS22.101 A.3Country/PLMN indication规范,PLMN Name有三个不同的来源,其一是用户设备中存储的PLMN Name,源自设备上次连接运营商基站时,基站所广播的信息;其二是运营商基站NITZ协议广播的PLMN Name;其三则是存储在用户USIM卡中的SPN(服务提供商名称),也就是用户签约的运营商。


但这三个不同来源的PLMN Name是有优先级的,其中SPN优先级最高、NITZ协议其次、用户设备存储的则是最末。正常情况下,国内用户手机的状态栏只会显示移动、联通、电信等在3GPP注册的PLMN Name。比如,中国移动的PLMN Name是46000、联通的是46001、电信则为46003。

信号栏也能塞广告,这事全赖运营商

‌显而易见,问题出在了NITZ协议上,而基站广播的PLMN Name通常是由运营商自行定义。在2024年底发布的《中国移动5G手机产品白皮书》中,中国移动对手机厂商就提出一个要求,即手机厂商必须将核心网下发的NITZ消息显示在原有运营商标识位置,并美其名曰“定制化Logo显示”。


多了一个广告位,用户显然不会开心。对于这种明显会得罪用户的举措,从运营商财报里找答案准不会错。不久前,移动、电信、联通均已披露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从营收增速来看,这三家运营商较2024年同期均出现下滑,其中移动从2.0%降至0.4%,电信从2.9%降至0.6%,联通则是从3.0%降至1.0%。

信号栏也能塞广告,这事全赖运营商

如果没有面向政企市场的云服务托底,这三家仅靠个人用户的话,则已经出现了负增长。“存量用户价值挖掘承压”这句话,就频繁出现在三家运营商的财报中,就意味着行业整体已经进入了存量竞争的深水区,而中国移动的“网龄成长计划”与中国联通的“融合套餐”,就是在这一市场环境下问世的。

信号栏也能塞广告,这事全赖运营商

如此一来,为了进一步挖掘存量用户的价值,广告也就顺势走入运营商的视野。国产手机凭借以广告为代表的互联网后向收费赚得盆满钵满这件事,作为上游的运营商又岂能不知。更绝的是,状态栏上的运营商名称属于货真价实的“牛皮癣”,手机厂商也无可奈何。


要知道,大家深恶痛绝的“摇一摇”目前也是有办法规避的,运营商一旦下决心将状态栏上属于自己的那个部分用于展示广告,用户恐怕只要打开手机就得看广告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