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又上了新功能,而且依旧是与AI有关。
近日有消息显示,经过为期近半年的测试,淘宝拍立淘“AI找低价”功能已全量上线。据了解,用户拍照或上传一张商品图后,“AI找低价”功能入口便会以悬浮icon的形式,出现在相关搜索结果页右下角。
该功能主要应用于图片搜索场景,可通过AI能力实现同款商品自动分类、价格差异解析、高性价比平替推荐等,帮助用户迅速定位同款低价和优质商品,并推出了不同维度质价比商品选购方案。例如当用户搜索某款护手霜时,该功能会从单支正装、礼盒套装等维度给出选购方案。
据悉,在整合商品信息的过程中,“AI找低价”会主动去掉一些评价差、销量低的同款。此外有消息显示,相关研发团队仍在持续尝试其他方法,希望进一步完善“AI找低价”这一功能,使得其能够尽量找到全淘同款商品、并充分进行对比。而且为避免偏向性,淘天方面目前尚无对该功能进行商业化的考量。
众所周知,即时零售及其背后的大消费平台战略,无疑是淘天当前的重点,而AI电商同样也是其一大重要命题。早在2023年末,马云就曾在阿里内部强调“,所有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冬天里。AI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后续在集团CEO吴泳铭的“AI驱动”战略背景下,阿里电商事业群也全面启动了AI化升级。
不过此前淘天的AI应用更多集中在B端,例如以阿里妈妈为支点,向商家提供内容、营销、设计等AI能力。但自今年以来,从AI万能搜到AI帮我挑,一系列新功能的上线也意味着其AI电商战略已经开始从赋能商家逐步走向C端。
不过当下押注AI电商的并非只有淘天,比如京东也推出了专属智能导购系统,通过AI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商品推荐和购物指导。抖音电商则凭借“AI标识”功能对商品信息进行AI认证,希望借此帮助用户更好地辨别商品真伪和质量优劣。
所以如何在这一竞争中脱颖而出,也是淘天方面落地AI电商战略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从比价角度切入吸引用户,显然是一手妙招。毕竟无论消费偏好如何、消费水平怎样,没有人愿意买到的相同商品比他人贵。君不见从2023年打到2024年的那场“价格大战”中,京东等平台便曾推出买贵必赔服务,以此来拉拢用户。
而且收集大量商品信息、再集中比价,又是一件琐碎的事情,已经困扰消费者久矣。换而言之,好用的比价功能不仅吸引力强,而且覆盖面也极广。
再加上就当下的AI技术而言,AI推荐、AI导购类产品显然还无法做到百分百猜准用户心思,而能够帮助用户完成下单的“为我购买”类功能,又因为距离用户的钱包太近,难免会引发戒备。相比之下,基于用户明确需求进行商品信息收集、价格高低比对的“AI找低价”,不仅更能发挥AI“效率高”这一优势,也更不容易出差,从而获取用户的信任。
当然,虽然“AI找低价”功能号称能依托全网知识寻找同款低价,而且为避免偏向性目前尚无商业化的考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AI已经让广告营销的逻辑发生了巨变,例如AI优化这一概念正在营销领域崭露头角。所以如何实现公平性、开放性与商业价值的平衡,终究是“AI找低价”这类产品共同面对的挑战。
另一方面,当用户凭借“AI找低价”可以轻松找到价格最合适的商品时,商家或许就该着急了。基于这一功能,平台不再需要直接补贴,就能让用户找到最低价的商品,这显然就会让商家在该功能的驱使下主动进行补贴。
虽然当下大规模的价格战已经告一段落,但这并不意味着平台就会放弃围绕商品价格来做文章。可以看到,拼多多在用百亿减免、千亿扶持回馈商家的同时,还在升级站内营销工具、鼓励商家通过降价换取流量,京东方面也依旧在推进低价战略。
由此看去,淘天虽然不太可能下场,但或许会让商家来打这轮价格战。而在淘天先行一步的情况下,其他电商平台大概率也会选择跟进。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