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物要搞直播带货,但达播这条路或许并不好走

从主打C2B2C模式到引入品牌商、经销商后,得物似乎又盯上了直播带货。日前有消息源透露,得物方面开始尝试探索直播电商业务,目前已启用试播机制筛选达人主播,并给予商单扶持激励。据称,得物的“试播基准比较高,是按照抖音、小红书主流的带货主播标准来”。


为此,得物方面已经发起优质主播扶持计划,目前主要招募三类达人主播,其中包括站内粉丝≥500的原生达人、全网粉丝≥10万的站外电商达人,以及近90天电商GMV≥1000万的全网直播机构。


据悉,目前得物的直播入口在App首页的子菜单栏中,与“关注”、“灵感”、“推荐”、“视频”等栏目并列,此外单个商品的详情页中也有对应的直播入口。

得物要搞直播带货,但能扛得住“翻车”后果吗?

得物之所以会盯上直播带货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要知道虽然得益于先后踩中球鞋文化兴起与年轻人潮流消费的风口,又因为增加“正品鉴定”环节的商业模式创新,从虎扑到“毒”、再到得物,此前的发展一度曾十分顺利,但垂类电商平台逐渐走向衰落的趋势,以及如今电商行业增长放缓的影响,得物同样也要面对。


于是积极改变,也就成了得物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此前在2024年4月,得物启动全品类招商计划。如今打开得物App就可以看到,其SKU早已溢出球鞋、潮服的边界,商品横跨美妆护肤、3C数码、家电、酒水零食等品类。同时出海也被提上了日程,就在今年6月,得物正式落地俄罗斯,全球化布局再下一城。


按照得物方面的说法,全品类扩张是“潮流生态的自然延伸”,而非对核心属性的舍弃,其全品类拓展始终围绕“Z世代潮流生活需求”展开,新增的美妆、3C数码等品类也均以“潮流联名款”、“小众设计师款” 为核心,本质是满足用户对于“潮流生活方式” 的全场景需求,而非盲目扩品。


据官方透露的信息显示,2024年有6120个品牌商家在得物实现了年销售额翻倍增长,32个细分品类突破10亿规模,并有越来越多商家更加坚定在得物投入更多资金、资源和精力,同时其注册用户也已超过5亿。


在如今的市场背景下,其实留给得物的选择已经不多。虽然直播带货行业的增速下降已是事实,但对于还没“吃到肉”的平台而言,其吸引力依旧不小。比如就在不久前,京东方面也已宣布将加码培养青春采销主播。


而且脱胎于虎扑的得物本就自带内容基因,近年来在内容体系的搭建上也投入颇大。如今进入得物App,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收纳各类创作话题的“灵感”频道。所以如果不做直播电商,有这一需求的创作者就或将会持续流向抖音等变现效率更高的平台。

得物要搞直播带货,但能扛得住“翻车”后果吗?

但全品类扩张在为得物带来更多营收的同时,也对其用户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在今年5月,得物方面将slogan从“得物运动X潮流X好物”改为“得到美好事物”,但在他们看来,这并非是对潮流属性的剥离,原slogan侧重品类描述,新slogan则更强调“通过正品保障让用户获得美好生活体验”,内核仍是以“潮流” 为根基,核心用户群体与属性并未发生变化。

此外据得物方面透露,其早在4、5年前其便已开始探索直播领域,因此布局直播电商并非“仓促跟风”,而是基于“内容基因+品控壁垒”的战略延伸,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准备充分”,旨在通过直播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消费便利性。目前,得物App的直播入口位于首页子菜单栏,与“关注”、“灵感”等栏目并列,同时在商品详情页也设置有独立入口。


当然,得物自带的内容基因,也是其与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相比的核心差异之一。不过在“内容+电商”这个赛道,并非只有得物,小红书当下的表现也很抢眼。

得物要搞直播带货,但能扛得住“翻车”后果吗?

但达播模式如今的风险,当下可谓是人尽皆知。即便得物有引以为傲的 “先鉴别、后发货”模式,可一旦遇到直播间爆单,就或将面临成本与时效的双重压力。


可能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得物当下在招募达人时更倾向于拥有垂类人设,或是希望借此筛选出更具专业素养的创作者。然而 这一点或许有点一厢情愿,毕竟平台很难阻止达人跨领域带货。就算是李佳琦,在靠带货美妆产品走红后,带货的商品品类就变得越来越丰富。

得物要搞直播带货,但能扛得住“翻车”后果吗?

总而言之,目前对于得物而言,直播带货虽然意味着可能会有更多机会,但也需要面临相应的问题。毕竟建立口碑的过程难如登天,可毁掉口碑却易如积木坍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