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辉瑞,大家想必不会感到陌生。作为一家成立于1849年的百年药企,在辉瑞的产品线里既有最常用的日常口碑药,更有那些新锐的罕见病治疗方案。据公开数据显示,如今在全球的每六个人中,几乎就有一人曾经或正在使用辉瑞的产品。
当然,可以说这反映了老牌企业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庞大的产品组合优势,但正如所有人都知道的那样,疾病总是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而公众对于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会随着时代而逐步提升。但是熟悉传统药品研发流程的朋友可能知道,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一款新药的开发几乎总是会面临着所谓的“121困境”,即研发耗时10年以上、研发成本超过20亿美元,但最终的成功率往往不到10%。
很显然,如果辉瑞继续过往的模式,那么他们将可能无法即时应对新型疾病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正因如此,如何保持“百年药企”在新时代的创新活力,让过往的丰富经验、庞大的研发团队能更好地应对现代科研体系的需求,并充分利用新技术所带来的加成,实际上就成为了摆在辉瑞面前的一道“转型难题”。
最快疫苗记录,与它背后的云技术“破冰”
此前在2020年12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Comirnaty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使得这一来自辉瑞/BioNTech的疫苗成为了自疫情暴发以来,首个得到世卫组织紧急使用认证的疫苗。
值得关注的是,这款疫苗从最初宣布合作开发,到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紧急使用授权仅用了269天。如此惊人的研发效率,使得辉瑞很快就吸引了来自全球同行的关注,也令他们背后的“助力”备受瞩目。
许多人直到那个时候才注意到,辉瑞早在2019年就已携手亚马逊云科技,开发了他们的第一个专用科学数据云(Scientific Data Cloud,SDC)。但关于这件事背后的信息,以及辉瑞此后与亚马逊云科技更加深入的云服务和生成式AI创新举措,时至今日却依然鲜有人知。
好在,当时间来到2025年6月底,随着今年亚马逊云科技中国峰会的召开,我们三易生活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到了辉瑞投资有限公司数字化中国交付负责人陈勇。并通过与他的沟通,了解到更多关于这家百年跨国药企如今怎样借助云计算实现现代化数据基座,加速业务价值转化。
为何选择亚马逊云科技?三点考量很重要
为何辉瑞会选择亚马逊云科技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合作伙伴?陈勇详细详细阐述了这个问题。根据他的说法,辉瑞选择亚马逊云科技主要是基于三点考量。
首先,跨国企业的业务需求意味着他们往往需要“全球一张网”,在跨境传输、跨境合作等真正物理上的跨国合作过程中,都需要有协同效应。在公开资料中显示,亚马逊云科技在全球36个地理区域中拥有114个可用区,其基础设施数量要远远领先于全球排名第二的云计算供应商。这就使得亚马逊云科技在提供稳定、低延迟的全球网络可用性上,首先就具备着决定性的优势。
其次,辉瑞需要有高敏捷性、无缝扩展的能力,来应对中国高速变化的市场。而亚马逊云科技在大量业务上所采用的弹性扩展设计,正好就满足他们的这一需求。正如陈勇提到的那样,由于亚马逊云科技可以只对实际的计算量进行收费,且能够无托管地根据实际负载自动调节存储与算力资源,就大大地避免了传统自建服务器所造成的能耗和设备空载浪费问题,实际上变相提高了企业的潜在盈利能力。
最后陈勇认为,面对中国的高法规门槛,亚马逊云科技能够提供很强的合规相关管控能力,可以帮助辉瑞降低在这方面管理的复杂度和成本。对此他还打了个比方,他认为亚马逊云科技对于如今的辉瑞来说,就好比是数字化时代新的“水电煤”基础设施。好的基础设施本身可以保证安全性、成本优化、可靠性、效率、运营、可持续性,从而让企业的IT人员可以专注于业务价值的增加,而不是把精力都放在企业的底层架构、合规的管理上。
先进的数据服务,才能让生成式AI落到实处
当然,有了好的基础设施“打底”,如何去用好它,怎么将设施的性能、能力真正转化为企业自身的创新效率,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对此陈勇提出,如今一些企业过分看重了“AI工具”的表象,却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内部数据质量,才是决定企业能否真正将AI技术落实到商业场景中的关键。而要想有高质量的内部数据,就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数据收集、处理、分发体系,这是现代企业用好AI最基础的一步。
以辉瑞为例,他们首先基于可大规模扩展的对象存储服务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 (Amazon S3) ,构建了能管理和分析PB乃至EB级别数据的高性能数据湖。
其次借助云数据仓库服务Amazon Redshift,辉瑞中国的业务人员可以轻松运行PB级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高性能查询,实现异源数据的统一治理。
此外,借助简单、可扩展且无服务器的数据集成服务Amazon Glue,辉瑞中国可轻松实现数据的提取、转换和加载 (ETL),以及实时或批量的数据准备与清洗。
最后,基于云原生无服务器BI服务Amazon QuickSight,辉瑞中国的业务人员还可以通过使用自然语言以及交互式控制面板,或是利用机器学习自动进行模式和异常值查询,从而获得可视化的数据洞察。
多项内部AI工具,正在助推辉瑞加速创新
正是因为有了前面这些强大、易用的数据管理工具作为基础,辉瑞可以准确地利用自身高价值的内部数据,基于AI和ML技术高效率生成原型项目。它们包括极高效率的小分子化合物筛选、药物有效性的模拟验证、甚至是基于生成式AI内容的产品推介、更高效的内部研发信息反馈机制等等。
此外辉瑞也基于亚马逊云科技的服务,高效完成了自有生成式AI平台VOX的部署。在这个平台里,辉瑞的员工能够访问包括Amazon Bedrock和Amazon SageMaker在内的多个大语言模型库,同时以确保安全的前提进行AI功能的创新探索。
在一些更加细节的业务环节上,辉瑞也将自身的需求、数据与生成式AI技术进行了深度融合。从市场潜力分析、资源倾斜布局、辅助撰写专利申请稿,到生成医疗和科学相关的综述文档,再到用AI辅助资料审核,所有的这些创新都将可以节约宝贵的时间,让最新的突破性医疗成果能够更快落地,最终造福患者。
药企“扎堆”亚马逊云科技?这反而是件好事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都知道亚马逊云科技严格来说并不是“一家”服务商,而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还有着许许多多的合作伙伴,以及丰富可选的行业技能与服务。
但是这些技能与服务并非一开始就“存在”,它们的诞生与完善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亚马逊云科技过往的行业客户经验。这也就意味着,当亚马逊云科技在某一个行业领域内的客户数量越多、服务时间越长,那么就会构建出更多符合这个行业需求的定制化云计算能力。
针对这种现象陈勇表示,辉瑞与亚马逊之间的关系不只是单纯的服务商与客户,双方更是相互引领、彼此惠及。辉瑞在医疗行业的知识可以增强亚马逊云科技在针对整个医疗行业的云计算服务品质,甚至于惠及其他更多的厂商;而亚马逊在云计算技术领域的知识,也会帮助辉瑞改善他们内部的云构建,以及实现内部AI能力的持续提升。
陈勇相信在医药行业、生命科学行业,所有药企最终的目标都是帮助患者。只要大家都是秉持着同一个目标,那么目前这种绝大多数头部药企都“集中”于亚马逊云科技平台上的现象,就会对所有人都产生益处,从而帮助解决整个社会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