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C接口乱象丛生,微软出手解决问题

提起USB接口,相信绝大多数朋友对它都不会陌生,毕竟作为目前消费电子产品中最为常见的接口,包括电脑、手机、平板、相机、键盘、鼠标、游戏手柄,几乎能想象得到的一切消费电子设备上都有USB的身影。然而USB协议变幻莫测的命名规则,却将用户折腾得欲仙欲死。

USB-C接口乱象丛生,微软出手解决问题

虽然都说“科技以换壳为本”,那么USB标准则是靠改名维生了。通用的USB不通用,这无疑是USB标准在过去数年三番五次改名所导致的独特风景线。比如手机上用的是USB-C接口,结果往电脑上传输照片时才发现只有USB 2.0的速度水准。


为此,微软方面日前宣布将改变Windows 11电脑USB-C接口功能混乱的现状。


就在推出Windows 11 24H2的同时,微软发布了Windows 11 WHCP( Windows 硬件兼容性计划)新规,以确保所有的USB-C接口都支持数据、充电和显示功能。为了说明这一新规的重要性,微软方面在官方博客文章中还特意举了一个例子,“在客户演示前五分钟,我把4K显示器插到了一台新笔记本电脑的USB-C接口上。结果显示器不亮,我脑子里一片混乱——线缆明明插好了,为什么就是不亮呢? ”

USB-C接口乱象丛生,微软出手解决问题

这个故事反映的现实,是USB-C接口之间也有差异,用户更是无法仅凭外观就判断接口所能提供的功能。


事实上,USB接口最大的问题,就在于USB相关标准还分别为了三大类,即外观(接口样式)、传输速率(速度有多快)、供电协议(支持快充与否)。换而言之,同样用在电脑上的USB-C虽然外观一样,可它们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充电功率,以及音视频传输能力都可能有所不同。


在Windows 11 24H2发布之前,OEM厂商可以选择不为自家产品的USB-C接口添加诸如“全功率传输”、“DisplayPort Alt模式”、“雷电兼容模式”等功能。比如支持“DisplayPort Alt模式”的USB-C接口,就可以为外接显示器传输视频和音频信号,而支持“雷电兼容模式”的USB-C接口则能为设备充电。

USB-C接口乱象丛生,微软出手解决问题

如果OEM厂商不为电脑上的USB-C接口添加DP、雷电标识,就意味着这个接口只是单功能的USB-C,只能用于传输数据。这种混乱其实是USB标准化组织“USB-IF”有意为之的结果,他们“发布新标准-将老标准改成新名字-发布更新的标准-将老标准改名卖一遍”的玩法,直接就导致了USB-C兼容多种USB标准。


早在25年前USB 2.0标准公布时,USB-IF组织就曾将USB 1.0和USB 1.1重命名为USB 2.0 Low-Speed与USB 2.0 High-Speed。到了USB 3.0时代,他们故技重施,将最初的USB 3.0先改名为USB 3.1 Gen1,后续再改为USB 3.2 Gen1,并将USB 3.1改名为USB 3.2 Gen2,以及把USB 3.2改名为USB 3.2 Gen2x2。

USB-C接口乱象丛生,微软出手解决问题

USB-IF为什么要频繁改名?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USB作为源远流长的输入输出接口技术规范,漫长的历史不仅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同时还带来了一笔“遗产”,即基于老标准的芯片、接口、线材。所以“改名续命”就成为了USB相关产业链上的厂商最希望看到的事情,否则也就无法解释USB-IF每一次改名都会涉及到老标准。


可问题在于,USB-IF这番频繁改名的操作还影响到了其他行业,微软就深受其害。USB-IF过去数年的操作让微软倍感无奈,他们曾表示,“USB规范允许这样做,但如果没有明确的强制要求,消费者将面临沮丧、猜测和无休止的故障排除。”

USB-C接口乱象丛生,微软出手解决问题

微软方面曾在官方博文中披露了这样一组数据,根据Windows诊断的数据显示,27%配备USB4的电脑遇到过功能受限通知,这代表用户虽然插入了USB-C设备,但电脑并不具备该设备所需的功能。有鉴于此,微软认为清晰的品牌形象对于在Windows 11电脑上使用USB-C接口的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WHCP新规中对于USB接口的认证就取消了标注版本名称的做法,改为强制标注USB-C接口的速度,也就是说OEM厂商在产品中必须在接口旁印上USB 20Gbps/40Gbps。毕竟对用户来说,要记住USB接口名称所对应的速度、充电功率、音视频支持与否,是个让人非常头大的事情。

USB-C接口乱象丛生,微软出手解决问题

此外,微软还制作了WHCP新规对于USB-C接口的功能说明,其中包含最大传输速度、充电功率、显示支持、PCIe支持、Thunderbolt 3兼容等元素。未来所有的USB-C接口,不论执行的是USB 3、还是USB 4,都需要支持数据传输、充电、视频输出,不会再出现电脑通过USB-C无法点亮外接显示器的情况,只能传输数据的单功能USB-C也将成为历史。


未来大家购买Windows电脑时,将不再需要认识各种相似度极高的命名方式,直接看USB-C接口标注的传输速率即可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而这一举动,无疑是微软对于UBS-IF在USB协议上反复无常,导致消费者极易被混淆的拨乱反正。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