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化改造无疑是过去三年间互联网世界的一大主题,各大厂商更是见缝插针地为每一款产品都加入AI功能,如今这股风也刮到了浏览器身上。继腾讯、阿里之后,360方面近日也宣布旗下全系浏览器产品全面升级为AI浏览器。
据悉,360 AI浏览器将围绕搜索、阅读与助手三大核心场景,推出多项原生智能功能,AI搜索则支持语音、图片,以及自然语言模糊输入,可自动理解用户意图、跨平台检索,并结构化呈现精准答案,AI阅读功能则可对网页、PDF、视频与音频实现一键总结、要点提炼、逻辑梳理与双语摘要。
除此之外,360 AI浏览器的右上角还新增了常驻智能助手“问问纳米”,用户无需跳转即可实时提问、调用AI能力处理网页内容。根据360方面的说法,360浏览器产品的升级使得用户在同一窗口即可调用大模型能力,实现搜索、阅读、写作等一体化操作,浏览器的角色则由“信息入口”转型为“智能助手”。
无独有偶,就在360浏览器之前,QQ浏览器也进行了类似的“翻新升级”,并推出QBot AI智能体,为用户提供AI搜索、AI浏览、AI办公、AI学习、AI写作等五大能力。而阿里旗下的夸克,更是在3月就宣布升级为AI旗舰应用,并推出“AI超级框”。
为什么360、腾讯、阿里都选择在浏览器身上做文章呢?虽然在App的冲击下,浏览器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复往昔的风光,但其作为网民接触互联网的入口地位依旧稳如泰山。毕竟习惯成自然,有着二十余年历史的浏览器仍是许多用户上网冲浪的重要工具。
作为工具类产品,浏览器的一大特质就是用户通常轻易不会更换。而默认设置则恰恰是互联网产品产生网络效应的关键,如果一款产品成为了默认设置,那么它就能够获得更多的用户和更高的使用频率,从而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与此同时,由于浏览器在收集用户数据上的优势得天独厚,用户浏览习惯等数据反过来也能帮助厂商优化大模型。
除此之外,互联网厂商盯上AI浏览器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如今的AI聊天机器人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微软AI业务负责人Mustafa Suleyman曾言之凿凿,对话式人工智能将会是下一代网络浏览器。
一个对话框就能解决用户上网冲浪的所有需求虽然确实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场景,也有资格成为浏览器的继任者。可问题在于,现在的ChatGPT、Gemini、Claude、DeepSeek等AI聊天机器人能力有限,还只能提供对话、识图、搜索等有限的功能,所覆盖的场景还无法满足用户的全部需求。
而生产力相关场景并不是用户上网冲浪的全部,娱乐同样也是很重要的板块,比如AI聊天机器人就不能与用户一起看电影,也不能一起玩游戏。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避免流量被AI聊天机器人吞噬,第三方产品往往不愿意直接接入。简而言之,现阶段AI聊天机器人的长板和短板都很突出,在它擅长的场景提供了独树一帜的能力,但在AI厂商尚未覆盖的领域就有力未逮了。别的不说,今年年初爆红的DeepSeek,在上线3个月之后的使用率就几乎腰斩。
反观承载Web生态的浏览器,可以说当得起大而全这个评价,社交、游戏、电商、图文、短视频等等用户能想象得到的所有互联网服务,都能通过它来触达。同时,Anthropic在去年推出的“Computer Use”,也为业界提供了一个AI产品绕过API接口,采取基于视觉模型实时感知屏幕内容的方法,AI助手+浏览器这个组合不需要为易用性发愁,用户打开的每一个网页都能被识别。
与此同时,浏览器也是承载Agent的绝佳载体,用户只需要通过对话框输入需求,系统就能识别意图、并调用不同的Agent来完成任务。
比如用户要做一份手机行业市场调研报告PPT,只需将Counterpoint Research、IDC、Canalys等机构的研报拖到对话框,浏览器的AI就会自动总结要点、并生成PPT初稿,再通过AI智能配图功能,就能快速生成PPT、并完成配图,而且这个PPT还支持一键备份至手机。
所以用AI来升级浏览器的使用体验对于互联网厂商来说,可以说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