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2023年11.11前夕,凭借喊话李佳琦、戳破头部主播与商家“底价协议”等内情,以及喊出“无达人佣金、无套路、无坑位费”等口号,京东采销直播成功出圈。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11.11期间京东采销直播的总观看人数超过了3.8亿。
时隔一年,随着今年京东11.11正式拉开序幕,京东采销再次盯上了李佳琦。以京东超市采销直播间为例,就公开叫板李佳琦直播间,号称要“在李佳琦直播间价格的基础上再打九折”。此外早前在今年618期间,京东采销方面还曾推出一位酷似李佳琦的主播“小李哥”。
同样的方式再次使用,京东此举似乎难逃故技重施之嫌。事实上,不难发现虽然京东采销的直播有一个还算不错的开头,但其声量却似乎没能进一步放大,从而产生规模和战略性突破。毕竟在此前京东的618战报中,京东采销的身影就未曾出现。
但不可否认的是,京东采销的直播始终是被外界看见了,而且除此之外京东似乎也还没有找到更好的选择。于是京东采销依旧不断被寄予厚望,并给予了更多的激励。据了解,过去一年中京东方面已先后多次为采销人员涨薪,并给出“业绩激励上不封顶”这这样的诱惑。而且在日前的举行的11.11发布会上,京东CEO许冉就曾宣布,未来3年将招募至少1万名采销。
要论及京东采销直播未能一路长虹的原因自然有很多,例如更低价难以实现、其他平台达播更擅长带货白牌、电商平台在内容创作上的先天不足、采销人员难以适应从幕后走向台前的角色转变、底层逻辑的冲突注定采销直播模式难以诞生头部主播等。此外困扰京东采销直播的还有流量问题,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4年618洞察报告》显示,今年618期间,京东的日活最高在2亿量级,与淘宝、拼多多、抖音可谓是相去甚远。
这也就意味着不同于可以伸手向主站要流量的抖音电商、淘宝直播,京东采销直播想要流量,就需要先自己找到。所以蹭头部主播的流量,或许只是京东采销直播的无可奈何之举。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继续叫板李佳琦,以及在价格层面大做文章之外,此次京东采销直播还将瞄准了其他主播,并将战场进一步扩大到更多领域。
在此次京东11.11发布会上,登台亮相的京东采销们在一首自创Rap歌曲《披荆斩棘的采销》中就唱道,“有个boy说,他的月饼来自香港。定睛一看,里面有不少的名堂。可怜我们消费者,不断上当,还会被反问:工资涨没涨”,以及“预制菜用槽头肉,真是够荒唐。假货满街跑,说的全是谎。买红薯粉条,肚子里都是木薯跟着晃。真货假货掺着卖,这没法好好商量”。
虽然并未指名道姓,但京东采销直播此举也就只差点名了,显然是在讽刺当前的直播带货行业中的虚假宣传、假货泛滥、售后体验差等乱象。既然东北雨姐、疯狂小杨哥等头部主播出现了一系列自毁长城的动作,充分暴露出目前的一些问题,也引发了大量用户的信任危机,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向以品控、服务体验著称的京东又怎能按兵不动?而且京东采销直播作为京东打造的重要IP,本就旨在通过采销这个岗位来提升外界对于京东直播的感知,从而借此建立起专业、低价的用户心智。
说到底,虽然很多头部主播可以在直播间里侃侃而谈,今天卖农特产、明天卖化妆品、后天卖图书,再往后卖3C家电,但亲自了解或体验过产品的却廖廖无几。他们的优势是懂人心、会表达,知道如何调动粉丝的情绪,而非品控和服务。要知道这都是技术活,也是系统工程,远不是在口头上强调一下就能解决。
而头部主播的这些短板,正是京东采销直播的长处。其实他们真正的竞争力可能未必是商品价格,毕竟绝大多数时候刚性成本是存在的。但是这些人真的懂商品,也能够保证相关商品的下限。更为重要的是,京东采销直播背后还有京东这个庞然大物。
当然,京东直播想趁机扳回一局也并不容易。虽然抖音电商等近期因头部主播翻车深陷舆论漩涡,而且近年来在不断加码货架电商、店播,但如果认为这些平台会选择就此放弃达播模式与头部主播,显然就是大错特错。毕竟达播不仅目前仍占据直播带货的半壁天下,更是沟通起内容生态和电商生态的桥梁。
以抖音电商为例,如今其已然开始了新一轮的“造星”,其中K总、听泉鉴宝等主播的粉丝量迅猛增长,均实现了单月涨粉超千万的成绩。抖音电商此举似乎也在向外界证明,他们并非难以再造头部主播、只是不想。所以一旦有外敌觊觎,他们随时就可以扶持新人上位。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