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盛首席全球股票策略师Peter Oppenheimer在一份报告中披露了一张“数据来源于Similarweb”图表。其中显示,在2024年4月至5月期间,ChatGPT网站月度访问总量遭遇断崖式暴跌。对此Peter Oppenheimer认为,就月度访问总量而言,用户对ChatGPT最初的“兴奋”或正在消退。
同时Peter Oppenheimer表示,ChatGPT网站月度访问量的下跌并不意味着相关行业的增长率不强劲,但也表明“下一波受益者可能来自可以基于这些基础模型创建的新产品和服务”,同时这一数据的下跌也不意味着OpenAI的“终结”,而是用户可能对GPT-4感到厌倦,或是转向其他大语言模型、例如xAI的Grok,此外还有一些用户可能发现,没有必要将AI聊天机器人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事实上,此前在今年4月至5月期间,OpenAI方面将ChatGPT的域名从“chat.openai.com”转向“chatgpt.com”。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Peter Oppenheimer的图表似乎并未将ChatGPT的新域名访问量纳入统计。随后Similarweb方面回应称,流量下跌的是ChatGPT的旧链接(OpenAI子域名),下跌原因则在于ChatGPT新主页启用。
此前在今年8月底OpenAI方面就曾透露,ChatGPT的周活跃用户量已经超过2亿,在近10个月的时间里翻了一倍。不久前有消息显示,ChatGPT企业版已拥有超过100万付费用户。对此OpenAI方面回应称,这一数据包括使用其ChatGPT Team、ChatGPT Enterprise,以及ChatGPT Edu的总人数。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消息源透露,在今年6月举行的全体员工大会上,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曾表示,在过去约6个月的时间里,该公司年化营收已达到约34亿美元。作为对比,曾有相关报道显示,2023年年中OpenAI的年化营收约为10亿美元,2023年底年化营收则约为16亿美元。
如果这一消息属实,也就意味着今年上半年OpenAI已实现年化营收翻倍,同时也表明其营收规模已大幅领先其他竞争对手。相关消息源还透露,山姆・阿尔特曼还在此次会议中指出,目前该公司绝大部分收入(约32亿美元)来自ChatGPT的订阅费用,以及让软件开发人员通过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访问其模型的费用,同时与微软的合作关系也带来了互利共赢的局面。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消息源指出,在营收快速增长的同时OpenAI也面临着高昂的开发成本。据称由于开发ChatGPT、并从谷歌挖来关键人才,2023年OpenAI的亏损额大约翻了一番、达到5.4亿美元。此前在2024年7月下旬有消息源透露,今年OpenAI的整体运营成本接近85亿美元,因此该公司将面临巨额亏损、收支缺口达50亿美元,并且其现金储备可能在未来12个月内耗尽。
在今年8月底曾有消息显示,OpenAI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的谈判,成功后其估值预计将突破1000亿美元。据悉,此次的融资将用于支持该公司的计算能力和其他运营费用的需求。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