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过去后,AI的“iPhone时刻”仍然没有到来

自2022年秋季,OpenAI用高度拟人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再度唤起大众对人工智能(下文将简称为AI)的向往算起,AI的“iPhone时刻”就成为了一个隔三差五就被提出的概念。


无论是GPT-4出现、文心一言上线、谷歌Gemini发布、Sora亮相,乃至近期国产智能助手Kimi的上线,几乎每一次有现象级的AI产品问世,都会让不少人惊呼,AI行业将迎来颠覆一切的“iPhone时刻”。久而久之,AI的“iPhone时刻”就仿佛狼来了一般。

一年半过去了,AI的“iPhone时刻”还没到来

经过一年半时间的催化,被许多人冠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AI似乎有些名不副实。那么如今AI很火吗?当然火,毕竟如今在互联网上,无论哪个平台都不乏讨论AI的声音,针对AI初创企业的投资更是络绎不绝。可AI其实也很冷,因为不知道用它来做些什么,是更多人的普遍状态。如若不然,ChatGPT如今也不会陷入不进反退的状态了。


据知名Web市场分析平台similarweb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23年夏季开始,ChatGPT的流量就开始走下坡路。直到今年2月,随着OpenAI旗下GPT store和Sora的先后发布,ChatGPT止住了流量下行的趋势,但其全球流量环比仅增长1%,访问量为16 亿次,尚未达到2023年5月的峰值。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hatGPT更像是出道即巅峰,这也与Facebook、Instagram、抖音、TikTok等风靡全球的互联网产品大不相同。

一年半过去了,AI的“iPhone时刻”还没到来

如今投资机构钟情AI,是因为后者已然是目前全球范围内为数不多的优质标的。在消费互联网的好年景一去不复返后,热钱也需要一个归宿,在元宇宙已经被证伪后,AI则恰逢其时。毕竟AI代表着解放人类生产力的美好愿景,正是资本增值的绝佳舞台。


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阶段AI与业界、媒体描述的AI可以说是两个物种。对于普通人而言,AI的作用确确实实被夸大了,或者说当下普通人其实并不适配现阶段的AI。


现在知乎上有一个热度极高的问题,“有个疑惑,AI按理说应该最擅长理工,为啥先冲击文艺行业?”


这个问题的出现,就已经从侧面说明了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存在的缺陷。由于确定性和可控性的先天性不足,GenAI应用在“丁是丁卯是卯”的理工领域注定是受限的,可反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文艺领域,文艺作品的评价体系是因人而异的,而评价标准的模糊化也恰好适合AI“浑水摸鱼”。

一年半过去了,AI的“iPhone时刻”还没到来

AI大模型会出现“幻觉”(Hallucination),如今已然是业界的共识,科学家们仍未完全解开这个谜题,各大AI厂商也都竭尽所能在研发减轻和降低幻觉发生的概率和范围。目前,AI大模型的预训练都是为了从训练数据中进行泛化,以便获得类人的推理能力。然而当模型过度调整到训练数据时,就会发生过度拟合,有效地记住了该集合的特定输入和输出,从而影响其有效处理样本外数据的能力。


无法避免的幻觉所导致的结果,就是AI会输出表面上看合理、且富有逻辑,但实际上却存在错误的内容,并且这些错误会以一种有说服力和可信度的方式呈现,使得用户在没有仔细核查和事实验证的情况下,极易接收、并获取到错误的信息。比如说,目前AI编程工具的痛点,就是AI会一本正经地编造根本就不存在的工具函数,从而导致输出的代码中看不中用。

一年半过去了,AI的“iPhone时刻”还没到来

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应用AI最普遍的地方非大学校园莫属,大学生用AI写作业的现象更可以用泛滥成灾来形容。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美国用ChatGPT完成作业的大学生比例高达89%,导致多所大学在校内网络里封禁了ChatGPT,甚至就连《Science》、《Nature》这两大期刊也针对ChatGPT更新了投稿规则。


而学生敢于在AI工具还存在道德和法律风险的情况下就大肆使用,就是因为他们是学生。毫无疑问,学生是教育产业的消费者,即便滥用AI让自己不学无术,最终承担损失的也是学生自己。可是如果在商业环境下,AI一旦出现不可避免的“幻觉”,并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后果可就要严重得多了。


以至于目前厂商将AI介入工作流的厂商不少,但无一例外都还需要人工来修正AI的产出。例如在受到AI影响几乎最严重的翻译领域,翻译们的主要工作就变成了“译后编辑”,即让AI先翻译一遍,然后译者直接做审校、修改。

一年半过去了,AI的“iPhone时刻”还没到来

由于现阶段在生产力领域AI还做不到完全代替人类,这就是有很多人会认为AI的作用被夸大的主要原因。而在普罗大众更关心的娱乐领域,AI更是存在更明显的缺陷。一个非常反直觉的事实,是生成式AI的使用方式其实与当下主流的互联网产品大相径庭。例如想要用好GPT-4、文心一言、Kimi、Stable Diffusion,就需要用户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主动提问。


无论GPT-4、还是如今国内火热的Kimi,它们的UI就只是一个对话框而已,颇有种Web 1.0时代的互联网产品的既视感。可反观抖音、微博、小红书、哔哩哔哩,用户打开App后、各种应接不暇的内容就会扑面而来。在算法的加持上,目前主流互联网产品的运行模式变成了主动向用户提供信息,各大厂商更是绞尽脑汁地让用户不需要思考,只用被动接受算法筛选出的信息就行。

一年半过去了,AI的“iPhone时刻”还没到来

没错,大多数网民在使用互联网产品时,只是以为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想用什么软件、想看什么内容是自己说了算,但实际上算法已经将用户“圈养”,并形成了一个个互相隔离的社区。当网民已经在互联网厂商主动投喂的策略下变得“懒惰”后,可使用GPT-4、Kimi偏偏需要用户主动,还要有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抛开更“科幻”的Transformer等底层技术,现有AI大模型的外在更像是在线黄页、网络聊天室等老派的互联网产品,所以它们不被如今的主流用户青睐一点都不令人奇怪。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