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星旗下的各类消费数码产品,很多经常关注科技资讯(比如我们三易生活)的朋友,可能马上就会想到一位名叫“冰宇宙(Ice universe)”的博主。作为可能是有史以来最靠谱的爆料博主之一,冰宇宙迄今为止已经准确地爆光了三星多款智能手机、芯片,以及其他尚未发布产品的相关信息。正因如此,当他近日突然表示三星将在新款智能手表中用Android代替Tizen操作系统后,也引发了大量用户的不安、甚至是愤怒。
为什么大家反应会如此强烈?原因很简单,因为自从三星在2014年抛弃Android Wear系统(也就是现在的Wear OS),改用自家Exynos芯片与Tizen操作系统制造智能手表产品以来,就表现出了远超同期Android智能手表的性能与续航能力。再加上谷歌近年对于Wear OS的系统更新进展缓慢,让不少消费者都对“谷歌手表”产生了技术落后、体验糟糕的印象。如此一来,当爆料博主透露三星将放弃自家的优势方案,转投谷歌那体验糟糕的智能手表生态时,消费者会感到错愕也就没有那么令人意外了。
很显然,如果普通消费者及爱好者都能看出这些道理,那么三星和谷歌自然不可能会不知道。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三星在明明手握更多优势的情况下,还依然要选择为自家的智能手表产品“变心”呢?
首先,三星与谷歌其实一直在加强合作
虽然我们在本文开头就曾提到,三星过去曾经使用过谷歌的智能手表系统,并且在2014年就放弃了继续研发Android Wear智能手表产品。但可能许多朋友都不知道的是,正就是在这一年的1月27日,三星与谷歌就签署了一份交叉专利授权协议。
根据这份协议规定,谷歌和三星不仅将会相互授权已有的专利,同时双方未来十年(也就是到2024年)时间里提交的所有专利也都会自动被相互许可。而这一交叉专利授权的效果,实际上我们在近年来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比如说,三星在旗下所有智能手机(包括国内版本)中都集成了谷歌服务,将谷歌的Message应用与Duo聊天软件接入了自家的短信功能,三星的SmartThings智能家居生态原生兼容谷歌的Nest调温器以及Android Auto平台,而谷歌也在三星发布折叠屏机型后的第一时间修改了Android系统源代码,从底层为这类机型提供了APP自适应界面和折叠屏分屏功能的支持。
不仅如此,在过去的几年里,当三星在海外召开新款旗舰机型的“Unpacked”发布会时,谷歌通常都会派出高官为其站台,大谈双方合作的好处。与此同时,三星也总能在新机型上得到一些来自谷歌方面的特别照顾。比如YouTube的免费会员,其他品牌新机往往只有一个月的试用期,而三星手机则会自动获得三个月的试用。除此之外,谷歌的聊天工具在其他机型上只有720P的视频通话功能,而在三星手机上则会提供独占的1080P模式。
很显然,三星通过这些来自谷歌方面的大力支持,进一步树立了自己“Android设备老大哥”的地位,并且更容易获得谷歌用户的青睐。而对于谷歌来说,借助三星这个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地位,他们也收获了更多的手机用户,有利于继续维持自己在互联网搜索和广告业务上的统治性地位。
其次,“三星表”自身生态短板明显
作为一位智能手表的资深玩家,我们三易生活先后使用过MOTO360、华为Watch、三星Gear S3、Apple Watch Series6、三星Galaxy Watch 3等多款不同硬件方案、不同操作系统的智能手表产品。从我们的经验来说,三星所采用的Tizen+Exynos软硬件方案最大优势,即在于其续航能力相当出众。基本在每天持续佩戴的前提下,Galaxy Watch 3的续航是“谷歌表”或“苹果表”的近300%。对于一款具备独立操作系统,能够自行安装软件、扩充功能的“真·智能手表”来说,这一表现可以说是非常喜人了。
那么,三星的智能手表方案就没有短板了吗?当然有。与谷歌和苹果的智能手表体系相比,“三星表”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所使用的Tizen系统,目前几乎不存在于智能手机行业。这一方面导致Tizen系统的软件圈子过于小众,很多常用的APP要么根本不对其进行适配,要么就是虽有但长年不更新。
不仅如此,如果大家使用过苹果的Apple Watch或者搭载谷歌Wear OS的智能手表,就会知道它们的手表应用与手机应用生态其实是深度融合的。比如说当你在手机上安装一个新应用时,如果它支持智能手表,就会有对应的手表版本应用被自动安装到手表上。这样一来,站在开发者的角度上来说,他们其实不需要专门为手表版应用进行什么推广宣传,只要手机应用的体验够好,对应的手表版应用也会有足够高的装机量。
两年前的支付宝,四年前的京东微联……
但这一点对于给三星智能手表开发应用的程序员来说,就完全不适用了。事实上,虽然三星目前的Tizen手表系统既能搭配Android手机也能搭配iPhone机型使用,但它却完全无法与这两款主流手机操作系统同步应用。这就意味着对于“三星表”的用户来说,安装应用的唯一途径是通过手机内置三星应用商店的可穿戴专区,一个一个的手动下载。很显然,无论是从用户使用的便利度来说,还是从开发者的角度来说,其目前所使用的这套Tizen系统,在软件生态方面都不及苹果与谷歌的方案。
最后,强势的三星或要“暗度陈仓”
很显然,如果三星真将自家智能手表的操作系统换成谷歌Wear OS,那么它将会带来种类丰富得多、安装起来也便利得多的软件生态。但是如果你以为三星换用谷歌的智能手表系统,就意味着他们向谷歌“示弱”,那可能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点,那就是从市场层面上来说,当今的三星智能手表要比“谷歌表”强势得多。这意味着什么?这代表着一旦三星将自家的新款智能手表搭载谷歌Wear OS出货,那么他们将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成为谷歌智能手表生态中的第一大厂,得到相当程度的话语权。
其次,我们前面说到“谷歌表”相比“三星表”续航差了许多,这一方面是因为谷歌自家的Wear OS优化不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谷歌系智能手表长期其实只有高通骁龙Wear这一个硬件平台可以选择。以主流的骁龙Wear 3100为例,其所使用的还是古老的28nm制程和Cortex-A7架构,自然无法在能效比方面与三星10nm A53方案的Exynos9110手表处理器相媲美。
但问题是,正因为三星自己就拥有技术更先进的智能手表芯片方案,他们必然不可能在未来的Wear OS产品中使用高通芯片。而这也就意味着,三星加入“谷歌表”阵营之后,反而会击破高通与谷歌长达数年的智能手表领域合作关系,甚至有可能凭借着自身的强势出货量和硬件表现,反“撬”高通的墙角,向其他谷歌系智能手表厂商推销自家的芯片。
不仅如此,众所周知三星的智能手表长年使用的都是自研的One UI用户界面。而谷歌Wear OS此前却几乎是不允许厂商自行修改系统外观的(小米手表的MIUI for Watch是唯一的例外)。然而一旦强势的三星加入Wear OS生态,可以预见的是三星几乎肯定会在新品上沿用自家的系统界面风格,而这也就相当于直接打破了谷歌对于智能手表系统界面的“封锁”。
说得直白一点,表面上看三星“投诚”了谷歌,但实际上谁“吃掉”谁,现在还真不太好说。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