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快金属小确幸:小测一加银耳2

  • 内容导航:

进一步从包装中取出耳机,包装内含耳机本体、软质硅胶耳塞三对(其中一对预装在耳机上)、还有一些纸质材料(比如说明书)就不再赘述。

06.jpg

一加银耳2的主腔体采用金属材质,官方宣传称为轻质铝材腔体——和同价位常见的塑料腔体相比,金属腔体理论上有更高的强度,可以抑制不必要的共振,对耳机的瞬态响应有正面的意义。

07.jpg

仔细观察会发现,一加银耳2的腔体上有前后两个泄音孔,其中一个靠近接线位置,从内部结构上看应该是位于振膜后方;另外一个则位于主腔体前方的导管位置。一般来说,泄音孔的作用在于平衡耳机内外气压,以改善声波相位,营造更好的空间感和瞬态反应。

13.jpg

有趣的是,根据我们在一加官网上找到的一副结构爆炸图,一加银耳2使用了内外两层腔体:在耳机后部的金属腔体内部,还有一个软性硅胶内腔。从官方示意图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软胶内腔底部是留有泄音孔的,换句话说,一加银耳2实际上采用了双层腔体设计,声音在金属后腔内部会有一个更长的传播过程,有利于低音的进一步扩散。这种设计在某些定位更高端的耳塞上也可以看到,只是实现起来更加复杂。一加银耳2的这一双层腔体对于其声音会有怎样的影响?我们对此感到好奇。

08.jpg

对声音的考察暂且按下不表,我们继续看银耳2的外观设计:银耳2的整个腔体几乎是正规的圆柱体,只在尾部做了个装饰性的设计:它看起来有点像抽象的唱盘和唱针,亦或是某些CD驱动器的造型,和底部的接线部分看起来也很和谐。

09.jpg

拿掉硅胶耳塞,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一加银耳2的全金属腔体:就连声音导管的滤网也是一体式的金属材质,总体做工不错,考虑到同价位的话就更显得出众了。

10.jpg

一加银耳2使用了时下入门级耳机流行的扁平线,并附有mic和线控装置。扁平线的好处主要在于一定的防缠绕能力,再就是“看起来炫酷”了吧。

11.jpg

一加银耳2的线控单元外观和自家手机一脉相承,细节的线条设计和做工缝隙状况也令人安心:总的来说挑不出什么毛病,在同级别中属于较为少见的“高颜值”。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