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了“快门”这个概念的真正含义,以及“机械快门”与“电子快门”之间完全不同的工作原理,想必大家就能明白,为什么手机拍照时仍然要发出“咔嚓”声——因为这正是机械快门才会有的工作声,手机模拟出这一声,一是为了提醒拍照者(以及被拍摄者)快门已经按下;二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使其不至于因为无声而过度意识到电子快门的存在。当然,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手机拍照有声是法律的规定,这里就不再赘述。
松下CM1,一台具备完全相机硬件的手机
总而言之,对于现在的绝大部分手机(之所以不是全部,是因为确实还真有一些用上机械快门的“怪物”,比如早年间诺基亚的N86,以及现在只有少数人知道的松下CM1),电子快门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减轻重量、简化设计、控制厚度以及降低成本,手机使用电子快门是大势所趋。
那么,既然电子快门本质上是在传感器上进行的信号操作,那么要改善电子快门带来的成像弊病,就必须从传感器上下手——在手机传感器的“弹丸之地”上,如何才能提高感光能力同时又降低像素之间的干扰,如何才能让画面更干净,如何才能让对焦更快、连拍更强——所有这一切的答案,明天的【传感器篇】将会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