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终于不用再纠结:ZUK Z2评测

  • 内容导航:


去年,ZUK是综合考虑了骁龙810糟糕的用户体验以及作为高性价比手机所必须的成本控制之后,选择了为Z1搭载成熟的骁龙801(MSM8974AC)主控:从最终的使用感受来说,ZUK的选择是十分明智的,流程不卡顿的系统比什么跑分都要更有说服力。但毕竟骁龙801属于“前前代”高端,从产品宣传和消费者”面子“的角度来说有着先天的弊端。


因此,当笔者得知ZUK要为Z2配备骁龙820主控时,说实在的还是非常惊讶的:因为这毕竟是一台5英寸大小,仅售1799元的小手机:成本的控制暂且不论,如何在小尺寸的机身内压制旗舰主控的发热,保证期性能发挥,并保证足够长的续航时间,这才是更考验手机厂商的技术所在。

65.jpg 66.jpg

从安兔兔的跑分结果,首先可以看出Z2所使用的骁龙820在频率上是货真价实的未缩水版本——当然,这就涉及到一个新问题:Z2的发热控制得如何,这样小尺寸的机身能够应付长时间游戏的热量么?

57.jpg 58.jpg

为此,就需要用像PCMark这样更接近日常使用压力,但测试时间又足够长的专业软件进行考验了,很显然,从测试监控的数据图来看,整个测试过程中CPU频率一度达到了2GHz以上的峰值,但温度则全程低于30摄氏度。即使笔者已经测试过很多很多骁龙820的手机,但ZUK Z2的PCMark测试温度依然是我见过最低的,而且还没有牺牲频率为代价,实在是很值得夸奖。

67.jpg 68.jpg

除了硬件本身的高配置与设计合理之外,ZUK的软件一直是为人称道的——除了系统及时更新以及标志性的自动优化防卡顿(这部分我们之后再谈)之外,还包括对系统底层和相关驱动的深度优化——这一点,在对优化敏感的性能测试软件VELLAMO中就能看得很清楚。

53.jpg 55.jpg

虽然刚刚安兔兔的测试中也包含了3D部分,但那测试的压力和技术的先进性都无法和真正的GFXBench相比,也只有它才能最大化地反映出每代平台在3D性能上的巨大差距。首先,能看出ZUK Z2跑完了所有的测试项目,另外它的得分也不输其他骁龙820手机——这再次印证了ZUK在硬件的散热和软件的优化两方面都有用心在做的事实。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