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牌也有实惠选】】】
说到CPU散热器,老练的DIYer们可能马上会想到价格昂贵的分体式水冷、体量庞大的旗舰风冷散热方案甚至是个性化十足的Fanless;而初次接触攒机的新用户们也许只见过CPU自带的简陋铝挤散热片或是电脑城JS们“推荐”的那些廉价杂牌玩意……
前者自然效果拔群、但对财力和技术的需求也是极高的;而后者性能实在是过于低下不堪用。那么,有没有处于两者之间、性能够用、价格又不贵的选择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今天要测试的安钛克铜虎C400。
熟悉安钛克品牌的读者也许知道这家30年前成立于美国硅谷的外设企业在机箱和电源上造诣匪浅,如P280静音机箱、HCP-1000 PLATINUM大功率白金电源等经典而高品质的产品都在各自的分野饱受赞誉。但安钛克的散热器其实也有着相当的历史了,因此,即使是像铜虎C400(以下简称C400)这样的亲民级产品,理论上也应该有着一般厂商所达不到的经验贯注其中……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外观与设计:4热管+单风扇】】】
作为一款常规的热管风冷散热器,外观、或者说材质与造型设计,其实是和潜在的散热性能息息相关的,好的散热器一眼就能看出与众不同之处,即使它并不昂贵。
安钛克C400的包装盒内容物都是十分常规的:多平台扣具、一把120mm风扇以及热管散热器本体就是全部内容了,简洁明了,同时也为消费者节省了成本。
C400采用了4热管+铝质散热片的常见配置,足以应付一般家用办公或非超频玩家的高端CPU散热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顶部的一片盖板使用了黑化工艺……防氧化的作用还在其次,更大的意义在于配合侧透机箱时,样式更为美观高档。
从这张侧视图,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顶部黑化这一设计,同时,请各位留意安钛克C400的散热片密度:散热片的密度越大,意味着同等体积下更大的散热面积,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阻和对风扇更高的要求。安钛克C400的散热片密度不算大,因此只用一块风扇就能吹透。
【【【外观与设计:前所未见的HDT】】】
从热管底部与CPU接触的平面可以看出,C400使用了HDT(热管直触)设计,与另一种将热管夹在铜底中间的设计相比,HDT理论上能够更快地将热量由CPU表面传导到热管上。但常规的HDT设计也有个弊端,那就是与CPU接触的热管面之间存在缝隙,这些缝隙会导致热量传导严重的不均匀,进而使得热管直触的效率下降。安钛克作为一个老牌外设厂家,不会不知道HDT的这一弊病,那他们是怎么解决的呢?
事实上,看到安钛克C400的这个平整如镜的底部的时候,笔者很是吃惊了一下:很显然,安钛克使用了相当水平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将热管与铜底之间的缝隙缩小了近乎于无的程度,如此一来,原本的弊端就被完美地弥补,而HDT设计也终于能够发挥出它理论上的全部优势。这是笔者第一次看到能够做到接近理论最佳设计的HDT散热器方案,安钛克干得漂亮!
近距离再看一眼:不仅热管与CPU的直接接触面不存在缝隙,就连热管与铜质底座接触的其他面也是完全无缝,而且没有看到焊料溢出的痕迹,不知道安钛克使用了何种“黑科技”来做到这一点。
【【【性能测试:压制i7无压力】】】
为了测试安钛克C400在实际应用环境下的散热能力,笔者搭建了一款基于Xeon E3-1230V3的测试平台,为什么选择1230V3呢?因为它的性价比直到现在依然很高,选用它的玩家多半没有超频需求,但对高性能计算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再加上1230V3高达80W的TDP(热设计功耗)以及必定不配原装散热器,需要玩家自行添置的客观条件都很符合安钛克C400的目标定位。
顺带一提,最新的i7以及i5 6xxx系列因为制程的进步,无论发热还是功耗都大幅下降,因此C400在1230V3平台上的测试结果同样对使用6系全新平台的用户有参考价值。
测试使用AIDA64软件的拷机功能将CPU满载并通过该软件观察记录CPU各核心及表面温度,测试前测得室温为16摄氏度。
在不运行拷机软件时,CPU只有2%的负载,此时观测到的CPU温度基本上都在30-31摄氏度之间,核心4甚至只有26摄氏度。
开启拷机程序,对所有核心、单元、缓存全部满载,理论上,CPU此时会达到最大工作功率。从曲线上可以看到CPU的各部分温度几乎是瞬间上升的,在达到一定数值之后开始趋于稳定。10分钟之后,观测到CPU各部分以及顶盖温度达到了45-50摄氏度,并不算高。
继续拷机直到30分钟之后,CPU的温度区间已经完全稳定下来,这意味着发热与散热达到了一个平衡,再怎么样温度也不会再上升了。此时,测得CPU核心温度47-54摄氏度之间,顶盖温度57摄氏度。
如此一来,可以说,安钛克C400完美地压制住了TDP 80W的Xeon E3,当然,这意味着它面对95W TDP的四代i7 K系列也毫无压力,更是可以轻易地搞定时下热门的六代i5、i7系列。
【【【总结:超值的放心选择】】】
有历史悠秀、口碑良好的品牌,就一定能够保证产品的品质吗?也许是不一定的。但具体到我们今天评测的安钛克C400,我可以说,它没有给安钛克的30周年丢脸:无论是极致的工艺还是优秀的散热能力,C400的表现都无愧于安钛克30年的口碑与技术积累。
在拥有足够好用的性能的基础上,C400甚至还有着足够亲民的价格:据了解,这款四热管、纯铜精密HDT底座散热器的价格将会定在百元级别——这绝对使得它的性价比脱颖而出,成为当下最值得推荐的升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