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差4000元竟能反杀!AMD锐龙7 1800X对决i7 6900K

之前游民评测室对锐龙5所做的独家测试表明,目前在Win7系统下AMD锐龙处理器确实有更稳定的性能发挥,但早在锐龙系列的旗舰——锐龙7发布时,AMD并没有第一时间提供Win7下的芯片组驱动,网络上所有测试都是基于Win10系统进行,因而我们对锐龙7在Win7下真实性能还不得而知。这次借着为大家推荐技嘉一款X370主板的机会,游民评测室将补上这缺失的一环,展示锐龙7最强的一面。

image001.jpg

尽管锐龙媲美酷睿的性能让AMD颇为扬眉吐气,但是定价时AMD还是保持了冷静。目前锐龙最高端的锐龙 7 1800X不过卖3999元,而Intel那边核心与线程数相同的Core i7 6900K价格一直巍然不动保持在7599~7999之间。两者之间有将近4000元的价格差,很难说它们是同一个定位的产品,但是两者规格参数又是如此接近,这正是锐龙的魅力所在。

image002.jpg

价格极不对称的锐龙 7 1800X与Core i7 6900K,后者是否拥有与价格相称的优势?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早就有无数测试证明两者的性能其实互有胜负。那么这次在Win7系统下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本文马上将答案揭晓。


好马配好鞍 锐龙7要用啥主板?


在正片开始之前,先来介绍一款X370主板。在锐龙问世以前,大家DIY攒机时的目光都只集中在Intel平台上,现在突然接触AMD平台可能会感到陌生,对各个型号无所适从,不知道该买什么。


X370是AMD专为支持锐龙而研发的芯片组,CPU接口从原来938针的AM3升级到1331针的AM4,所以也称作AM4平台。X370主板是AMD4平台中高端性能级产品,定位相当于现在Intel平台的Z170和Z270;次之,B350主板是AM4平台定位主流的产品,对应Intel平台的B150和B250。其实X370还好,B350更容易与Intel主板搞混。

image003.jpg

锐龙发布时,技嘉信仰级子品牌AORUS毫不迟疑地推出了X370主板,可见这次技嘉对AMD也是充满信心,给予了很大支持。本文用于测试的这款AX370-GAMING 5是目前AORUS的AMD主板中定位第二高的产品,在它上面还有GAMING K7,它们的配置几乎一样,GAMING 5只是装饰灯效略少一点,经济性更好。

image004.jpg
AX370-GAMING 5为标准ATX板型

image005.jpg
内存插槽之间的水晶灯条秉承了这一代AORUS主板的风格

image006.jpg
提供三个PCI-E显卡标准槽,支持8×+8×的双路SLI和交火


这款X370主板的扩展功能也非常丰富,还设计有三个PCI-E 1×插槽穿插安置在显卡槽之间,可用于无线网卡、独立声卡等第三方设备。

image007.jpg
一如既往强大的I/O面板


技嘉主板的I/O接口阵容从来都是最豪华的,除了AMD芯片组自带的USB3.0(蓝铯)、USB3.1(红色)接口之外,还增设祥硕主控的第三方USB3.1接口(红色+Type-C)。


网络方面采用双网卡设计,分别是Intel PRO1000系列网卡和Killer E2500网卡。AMD的主板上看到Intel的东西很奇怪吗?一点儿也不奇怪,PC行业的诸多硬件标准都是Intel制定的,AMD、NVIDIA一众也只能向黑恶势力低头啊。


AORUS X370主板精彩细节


再看细节方面,AX370-GAMING 5的CPU供电采用五相10回路设计,由于锐龙的VRM像Haswell架构一样是内置的,所以对主板上PWM供电系统的精度要求不高,只要能承受足够的功率即可,堆料意义不大,因而素来堆料上瘾的技嘉这次明显是克制了。

开机便捷开关在主板右上角,还有一键超频、复位、清CMOS设置按钮一应俱全

image010.jpg

双BIOS设计,两颗ROM芯片里都存有BIOS信息,玩家可以放心大胆地更新BIOS

image011.jpg

SATA接口采用侧插布局,避免与显卡的位置冲突


让小编有些不解的是干嘛还要保留SATA-Express这种早已胎死腹中的接口,不如多做一些M.2了。注意右边还有两个U.2接口,这是Intel推出的一种高速磁盘接口,类似于SATA-Express,供电与数据整合在一起,应用上比后者靠谱的多,市面上也可以买到这种接口的Intel SSD。

image012.jpg
Debug侦错灯,DIY老鸟都爱这个


这款主板的风扇接口非常丰富,机箱风扇接口有5个之多,每个都有独立的PWM主控,可以完美支持3pin和4pin的风扇智能变速。


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明细


本文的测试是要拿Core i7 6900K与锐龙 7 1800X对比,不过笔者手头没有6900K,倒是有一颗6950X。6950X是10核20线程,我们可以关闭其中的两颗核心,将其模拟成8核心16线程的6900K。

image013.jpg
用于测试的锐龙 7 1800X和Core i7 6950X

image014.jpg
既然主板是AORUS,显卡也用AORUS了


AORUS GTX 1080 Ti Xtreme Edition拥有所有非公版GTX 1080Ti中最高的默认频率设定:核心基础频率1607MHz/Boost频率1721MHz。

image015.jpg
散热器采用AMD专为锐龙推出的官方型号中性能最强的"幽灵MAX"


内存是可以更换不同颜色灯条的影驰GAMER系列。AORUS主板的主题色为橙色,笔者也为内存换上了橙色的灯条。


AMD幽灵MAX散热器的灯效支持RGB功能,可以保持与其它配件的灯光保持一致,营造浑然一体的视觉效果。


两款CPU的工作状态明细


在开始测试之前,为了让读者了解测试环境的关键点,先说明锐龙 7 1800X和用于模拟6900K的6950X的工作状态。

image016.jpg
锐龙 7 1800X节能状态的主频为2.2GHz

image017.jpg
锐龙 X 1800X最高单核动态频率为4GHz


1800X支持AMD强化的自动超频(XFR)功能,温度和功耗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系统允许CPU单核频率超过上限运行,温度和功耗越低,超频的幅度越大。该机制类似于NVIDIA显卡的Boost,比Intel睿频更强大。

image018.jpg
用i7 6950X模拟的i7 6900K


8核16线程的i7 6900K默认主频3.2GHz,最大单核睿频3.7GHz,三级缓存20MB。笔者用6950X关闭两颗核心,索性将所有核心主频手动设定在3.7GHz,这样模拟出的性能其实比真正的6900K稍强。


因为6900K的睿频并不能让所有核心同步达到3.7GHz,而且6950X的三级缓存为25MB,也不能更改。这样用作锐龙 7 1800X的参照物对于凸显其性能更有说服力。


第一回合:SuperPi与国际象棋

image019.jpg
锐龙 7 1800X SuperPi-1M成绩10.749s(越小越好)

image020.jpg
Core i7 6900K SuperPi-1M成绩9.922s(越小越好)


考察单核浮点运算性能的测试始终还是Intel占优,在单核睿频不如锐龙的前提下,6900K还是比1800X快了不到1s。

image021.jpg
锐龙 7 1800X国际象棋测试

image022.jpg
Core i7 6900K国际象棋测试


基于多线程计算的国际象棋测试结果则反过来,1800X比6900K稍快一丁点儿,第一回合双方握手言和!


第二回合:多线程与内存缓存

image023.jpg
锐龙 7 1800X CINEBENCH R15测试得分:1746

image024.jpg
Core i7 6900K CINEBENCH R15测试得分:1478


考察多线程渲染能力的测试,锐龙性能优势非常明显,领先268分,这相当可观了。

image025.jpg
锐龙 7 1800X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

image026.jpg
#Core i7 6900K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


同样都是DDR4-2400,时序15-15-15-35,双通道内存毕竟不敌四通道,1800X与6900K在这方面性能差距同样明显。不过锐龙的三级缓存性能明显优于酷睿,这是由不同于后者的CCX架构导致的。两个CCX每个内置一半的三级缓存,核心访问同属一个CCX的三级缓存时延迟极低,比Intel的核心访问全局共享三级缓存速度更快。

image027.jpg
锐龙 7 1800X WinRAR性能测试

image028.jpg
Core i7 6900K WinRAR性能测试


WinRAR多线程处理的过程对内存带宽和容量依赖极大,在文件压缩算法中多线程计算需要大量内存带宽来吞吐数据,该测试表现出的结果与内存带宽测试一样,6900K的速率几乎1800X两倍。


第二回合,也算平分秋色吧。


第三回合:游戏性能见真章


按理说,像锐龙 7 1800X和Core i7 6900K都不是用来玩游戏的好选择,现在新出的游戏纵然在多线程优化上有长足进步,也不至于能有效利用它们这么多的线程,只能看两者谁在支持游戏的细节上优化的更好。之前大多测试显示锐龙在游戏实测中失利是在Win10系统下进行的,或许Win10对新出的锐龙处理器资源利用还不是很理想,我们来看Win7下的对比又如何。


首先是3DMARK基准测试,同一片显卡跑分也差不多,我们忽略总分,看其中的物理测试子项得分,这部分是完全由CPU计算的。

image029.jpg
锐龙 7 1800X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物理测试(CPU)得分:22174

image030.jpg
Core i7 6900K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物理测试(CPU)得分:19339


真是核心越多,差距越大,回顾之前的锐龙 5 1600X与Core i7 6800K对比,前者也只是领先了1000分。在8核16线程的级别上,这个差距扩大到接近3000分了。这能充分说明锐龙在面对游戏中基于CPU物理计算时比酷睿有优势。


最后见真章的时刻来临,8款新旧游戏帧数实测,采用1920×1080分辨率,最高画质。之所以采用1080P而不考虑2K和4K,就是要充分释放显卡渲染帧数,方能展现CPU之间的差异。

image031.jpg

实测结果再次佐证了不久前锐龙 5 1600X对比Core i7 6800K的结果,说明目前Win7对锐龙的性能发挥确实更好一些:不但没有出现之前Win10测试中一边倒输给酷睿的局面,反而略强于酷睿。


不过笔者说心里话,也只有凭借性能超强的非公版GTX 1080Ti,再配以主流的1080P分辨率,才能体现出以上CPU性能的差异,其中还不排除的测试波动。所以玩游戏过分纠结于CPU不如多关注显卡。


再回到锐龙 7 1800X与Core i7 6900K对比的话题,别的先不谈,后者比前者几乎贵了4000元,笔者还能说啥?谁非要为信仰充值,没人拦着。


浅谈这套锐龙平台的灯效玩法


尾声说个题外话,这套锐龙测试平台组装起来之后,笔者突然发现这是本人用过的最五彩缤纷的一套配置,所有发光的硬件都支持RGB。可是除了主板能在BIOS中设置固定颜色之外,CPU散热器和显卡默认都是在循环变色的,简直就是杀马特,如下三张图:

其实AMD官方散热器幽灵MAX和AORUS板卡都能通过软件设置灯效颜色和模式,这里不妨给大家展示一下。

image035.jpg 

从技嘉官网上下载的AORUS Engine


AORUS Engine可以自由设置AORUS主板和显卡的灯光颜色,还能灯效同步,只要调节其中之一即可。

image036.jpg
从酷冷至尊官网上下载的Wraith MAX灯效控制软件

image037.jpg
在设置散热器灯效之前,要先用USB线将散热器连接到主板,即图中3pin的接口


为啥是酷冷官网?AMD这几款官方散热器就是外包给酷冷设计代工的,软件自然也由酷冷开发,AMD官网上搜索"散热"也能找到软件下载入口。


有软件洁癖的玩家此时可能表示不满,确实有许多人不喜欢在PC里安装乱七八糟的硬件APP,其实笔者也是其中之一。之所以最后要把这事儿单拿出来说,就是因为它并不会引起软件洁癖患者的反感。


因为不但是AORUS的板卡,甚至连这款AMD的散热器,都有储存灯效设置的ROM,只需要通过软件设置一次,就能将灯光模式保存在硬件里。比如散热器,设置好之后就可以把USB线拔掉,这么一说大家应该都明白了,

image038.jpg
笔者将灯光统一调整成AORUS主题色,告别杀马特,一气呵成了

踩(0)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