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屏小米人人爱
5月10日,小米发布了迄今为止最新也是最大的小米手机:小米Max,它拥有高达6.44吋的屏幕尺寸、4850mAh的电池、高通骁龙65x主控和最大4+128G的存储配置,其中128GB版本售价1999元。
作为小米的首款“超大屏”手机,小米Max在发布会之前就已经备好了超过10万台现货,但截止5月16日上午10点,距离小米Max预约截止时间还有14小时,小米Max在小米网预约人数已经达到1177.8万人,QQ空间和微博预约人数达到144.1万人,京东和苏宁预约人数达到133.5万人,总共小米Max预约人数已经达到1455.5万人。很显然,区区10万现货的备货量难以满足潜在用户们对于超大屏“平板手机(Phoneblet)”的需求。
“更大”确实就更爽
和前段时间炒作的“小屏复辟”相比,智能手机的大屏化趋势从数年前开始就没有停滞过,究其原因,无非是大屏幕能够更好地呈现当今的移动互联网内容,并给予用户更完整的多媒体沉浸式体验。
当然,除了屏幕。大尺寸的手机更大的内部空间意味着电池容量、散热措施等等方面也更为宽裕:小米Max电池容量高达4850mAh,播放视频可长达14小时、持续导航8小时仍然剩余超过30%的电量,近日在B站的“马拉松式直播”更是让人印象深刻。骁龙65x系列主控所带来的足够强劲的性能以及对快充的支持也让大屏手机相对于“小辈”们更加实用。
自2012年三星GALAXY Tab P1000开创巨屏平板手机的先河以来,类似的设备经历了吸睛但并不实用的噱头时期,软件生态开始成熟但硬件设计水平仍显不足的磨合时期,直到今日,大屏手机在体积、重量、外形美观度等方面的缺憾逐一被克服:窄边框、轻薄金属机身、全贴合屏幕等技术的进步使得平板手机越来越易为人接受。可以想见,在未来VR(虚拟现实)资源丰富起来之后,具备高分辨率、长续航的巨屏手机显然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并迎来一波新的需求爆发。
友盟数据:小米“大”有可为
近日,阿里巴巴旗下的友盟统计公布了国内Android设备2016年4月份的排名情况,不仅包括单款机型以及品牌占有率,甚至还有系统版本、屏幕分辨率等数据。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中国的消费者更换手机的频率并没有人们一般想象的那么频繁,在Android 7.0即将发布的现在,中国的手机中却依然是Android 4.x占了绝对统治地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大部分二、三线城市购买力不足有关,换句话说,绝大多数人仍然将价格作为购买智能手机时的第一考虑因素。
在知悉了这一点之后,就不难理解一直以超高性价比为傲的小米能够在前十的排位中占据七席之多的理由了。而且,排名前十的手机中,最为“新潮”的也是小米品牌的米4,说明小米手机的定价策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主流智能手机硬件水平的更新换代,对于国内的安卓生态而言,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功劳。
除此之外,在前十位的机型中,有多达四种机型都属于冠以“Note”之名的大屏手机,从中也可以看出用户对于此类产品的高度认同。但更进一步观察,这四台机型(三星Galaxy Note2、红米Note、三星Galaxy Note3、红米Note 1s)都不算是很新的机种,配置水平与现在的技术主流也已经差异甚大。在这种局面下,小米推出配置达到主流中高端水准,而价格依然维持(最高)1999元的小米Max,可以说是非常及时的举措。小米Max不仅仅迎合了大众对于“高性价比巨屏手机”的需求,同时,它未来的热销也有望改写中国Android设备的技术版图,让最新的主控和系统能够在用户群中占据一席之地,从而对整个国内Android软件和内容生态造成有益的影响。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